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央行今年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央行周六宣布,從本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在今年內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法新社引述專家評論說,此舉有助於銀行提高信貸規模,增加市場資金的流動。

Reuters
廣告

法新社說,中國央行已於去年11月30日日宣布下調存准率,此次央行決定自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本次下調後,中國大型金融機構的存准率將由21%回落至20.5%,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准率則降至17%。這也意味着央行又一次向市場投放大約4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法新社引述香港滙豐銀行經濟師馬曉平認為,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對市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它有助於銀行提高信貸規模,增加市場資金的流動。下調存准率0.5個百分點的決定,也顯示刺激增長仍然是政府的首要任務。

而國內的一些分析則是指出,存准率全年可能還會多次下調。從未來宏觀政策變化上看,學者分析,政府有可能採取穩中偏松的貨幣政策。目前銀行流動性的補充渠道主要是外彙占款,而外彙占款又與國際收支密切相關,從目前國際情況看,歐洲情況仍不容樂觀,為了中國的國際貿易順差有所下降,未來繼續“降准”的空間比較大,預計還有2到3個百分點,也就是存准率下調4-6次。

事實上,根據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額度僅為7381億元,不僅大大低於市場過萬億元的預期,也同時達到這個數據三年來首次不足萬億的低谷。從央行停發央票數周、市場貨幣水平較為穩定等一系列的跡象看,市場並不缺乏資金。但央行在此時作出下調決定,分析人士認為,央行考慮了本月的特殊性。

消息說,市場對央行下調存准率的預期並沒有去年年底那樣熱烈。

除了2月份單月的特殊性外,今年歐債危機緩解乏力,也成為下調存准率的最大原動力。據學者分析認為,現在中國貿易順差收縮,今年外彙占款投放也應較去年有所減少,這也導致了存准率的下調。中國媒體引述學者趙錫軍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結構將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出口拉動外需,轉向平衡的方向發展,而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也預示着流入國內的資金不多,外彙占款減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