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亞論壇

台灣向歐盟國家爭取經貿協議 : 我們有大陸市場

發表時間:

台灣爭取與歐盟簽訂經貿協定,不僅北京政府沒有製造過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負面影響,中國大陸市場扮演了積極而具有份量的角色。能不能簽署這份協議,什麼時候才能簽署,取決於馬英九政府的國際談判和公關能力,取決與馬英九政府在變化中的國際形勢里隨機應變的能力。對北京關心的台灣島內政治來說,這件事將影響到未來台灣民眾對蔡英文國際談判能力是否留戀,國際談判是否會成為下次台灣總統選舉的熱門話題的問題,如果蔡英文仍然有政治前途的話。

廣告

台灣經濟部政務次長林聖忠先生本周開始在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展開一星期的遊說,他和他從台北來的隨行團隊以及台北駐各國的經濟代表處頻繁接觸各國的政界人士和工商會,企業主工會( 象法國的Medef ) 和相關企業,目的是讓能夠支持或反對台灣與歐盟簽署經貿合作協議的政府,組織和企業進一步了解台北政府的意願,台北方面想象中的協議對雙邊的好處。

在傳遞信息的同時,林聖忠的團隊還通過台灣外交部駐各地的代表處在所在國進行公關,爭取各方面直接和間接的支持。

在巴黎,林聖忠的代表團得到了駐法國台北代表處的多方面的支援。在呂慶龍代表的協調下,外交官,新聞官團隊配合他們的工作。

二月二十日,駐法國台北代表處的經濟組組長石心,外交官左雅玲在陪同林聖忠會見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社會黨參議院 Catherine Tasca 之後,台灣新聞局駐法官員劉代光組織了記者招待會,希望林聖忠在歐洲的遊說工作受到法國民意的關注。

林聖忠的談話中最有意思的一個點是,在爭取台歐經貿協議中,台灣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是,台灣擁有大陸市場,歐盟和台灣簽署經貿協議,將有利於歐盟產品打入他們心怡的大陸市場。

這個理由使原來歐洲普通民意認為台灣開發國際經貿協議可以使台灣進一步開闢多重渠道,降低經濟增長對大陸的依賴程度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如果台灣與歐盟的經貿協議的簽署將部分因為台灣進入大陸市場的便利促成,那隻能說明中國大陸對台灣外貿的總體流量及增長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不過林聖忠在之後本台的專訪中明顯淡化了這種可能的影響,並提到《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的同時,一年來台灣對大陸的出口降低約1% 。但他同時承認,台灣與大陸貿易的進出口總量的增加。在這個話題的討論中,他沒有提到大陸觀光客在台灣消費的急劇增長與台灣向大陸出口的關係。

在場的法國記者向林聖忠提出台海政治中的矛盾等問題,林聖忠及他的代表團的回答明顯讓人們感覺到台海關係在馬英九執政期間朝緩和及穩定的方向發展,而這種趨勢為台北政府在國際空間爭取制度性框架,在中長期範圍里為台灣民眾擴大經濟利益提供了政治機會。

林聖忠指出,台灣與歐盟的經貿協議必須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的支持,因此需要一國一國的公關。由於歐盟成員國達成共識的複雜,目前還沒有辦法制定出非常明確的協議簽署的時間表。另外,部分歐盟國家正在遭受嚴重的經濟金融危機的打擊,這種危機的發展和多國雙邊談判構成的雙重變數使林聖忠無法對協議進程作出估計。但他說有信心應對各種變化。

林聖忠的代表團留下的初步印象是,台灣爭取與歐盟簽訂經貿協定,不僅北京政府沒有製造過去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負面影響,中國大陸市場扮演了積極而具有份量的角色。

但能不能簽署,什麼時候才能簽署這個台灣想要的協議,取決於馬英九政府的國際談判和公關能力,取決與馬英九政府在變化中的國際形勢里隨機應變的能力。

通過林聖忠與媒體的溝通,我們可以看到,這件事的困難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上要設法解除歐盟部分會員國產業界,尤其是懼怕台灣競爭對手的歐洲汽車相關業者的阻力,而且要面對國際大環境中的經濟危機帶來的過去與世貿組織談協議時不曾出現的新問題。

對北京關心的台灣島內政治來說,這件事將影響到未來台灣民眾對蔡英文國際談判能力是否留戀,國際談判是否會成為下次台灣總統選舉的熱門話題的問題,如果蔡英文仍然有政治前途的話。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