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敘利亞之友”國際大會凸現國各方立場分歧

發表時間:

有60多個國家參與的“敘利亞之友”國際大會周五晚間已經結束。如果說與會各國通過會議最後公報承諾將加強並執行制裁措施的話,此次會議顯然並沒有形成任何可以儘快停止暴力、化解危機的有效方案,人道援助組織仍然未能就遣返兩名遇難西方記者的遺體以及撤離其他受傷記者事宜與敘利亞有關各方達成妥協足以顯示出危機形勢的僵持。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與會各方周五在會議最後公報中嚴厲譴責了敘利亞政權廣泛的違反人權、特別是使用重型武器的行為,認為某些行為已經可以視作是反人類罪行,必須追究當事者的法律責任。與會各國再次表達使用一切政治、外交和經濟手段,對敘利亞政權施加壓力的決心的,同時承諾加強對阿薩德政府及其支持者的制裁,希望藉此向大馬士革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他們不可能以暴力對付百姓而不受任何制裁。會議公報也對敘利亞目前的人道形勢深表關切,呼籲阿薩德政府為人道援助行動提供方便。至於如何走出危機,會議公報指出,與會各方主張尋找政治解決的方案,支持阿拉伯聯盟相關的建議,呼籲立即停止所有暴力活動。

但是,所有這些承諾顯然更是原則上的立場宣誓,甚至可以說面對敘利亞每天都在增長的傷亡統計數字而達成的最低限度共識,相對於此前在聯合國安理會遭到否決決議案並沒有更實質性的進展。除了譴責暴力鎮壓和通過發布旅行禁令、凍結資產、停止石油貿易、降低外交關係、阻止武器交易等制裁措施施加壓力外,沒有形成解決危機的具體措施。主席國突尼斯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負責調停敘利亞危機事務的卡塔爾都力主阿拉伯國家與聯合國合作,組成一支國際維持安全武裝,打開一條人道援助通道,向目前既難以獲得燃油和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也無法獲得必需的藥品的敘利亞百姓提供幫助。但是,這項提議沒有在突尼斯會議上得到一致的支持。會議公報只表示注意到了相關的提議,承諾繼續討論部署這樣一支隊伍的相關條件。

事實上,突尼斯會議凸現出國際社會面對敘利亞危機的立場分歧。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缺席已經使這次會議對危機解決的實際影響有限。在會議結束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特別呼籲國際社會推動中俄兩國改變立場,指出,面對殺人行徑,看到兩個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使用否決權實在令人沮喪。她表示,北京和莫斯科應當明白,他們不僅是在違反敘利亞人民的願望,而且也在阻擋阿拉伯之春。

但是,在中俄兩國的立場之外,其他突尼斯與會各國在相關的討論中顯然也未能協調立場。圍繞是否組成一支阿拉伯國家武裝力量的提議,突尼斯總統和卡塔爾外長雖然同聲強調其必要性,但是,法國外長阿蘭-朱佩則表示,部署這樣的隊伍需要經聯合國同意。西方國家也許目前都更側重人道援助和以制裁來施加壓力,但即使是展開人道援助,也同樣牽扯部署武裝力量開路並保障安全的問題,而且部署維持和平力量恐怕也離不開先期的軍事干預。但這一點不僅目前難以在聯合國框架下獲得通過,而且在中俄之外也同樣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敘利亞危機加劇、人道形勢惡化,西方國家呼籲譴責和制裁的聲音不再曲高和寡。越來越多的阿拉伯世界國家參與其中。突尼斯和卡塔爾在突尼斯會議上積極推動在阿拉伯國家聯盟框架下組成國際武裝力量的主張;沙特阿拉伯外長周五則在突尼斯將阿薩德政權比作是佔領政權,認為危機的解決在於政權移交,無論阿薩德政權情願與否。他表示,僅有人道援助是不夠的,國際社會應當做出與敘利亞悲劇現實相符合的措施;曾多年得到敘利亞政府支持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激進團體哈馬斯領導人之一、巴勒斯坦總理哈尼耶周五也在開羅對敘利亞人民的民主和改革訴求表示支持。這是哈馬斯組織首次對敘利亞自去年3月開始的民間抗議運動表示支持。

國際社會面對敘利亞局勢的立場分歧之外,敘利亞國內反對派力量也並不十分團結。周五的突尼斯會議決定向敘利亞重要反對派團體表示支持,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為和平爭取民主變革的敘利亞人的合法代表。但是,並會議公報沒有明確該組織為“唯一”合法代表,而且,也不是所有敘利亞反對派團體都參加了突尼斯會議。但是,沒有敘利亞國內反對派團體有效、可信的的聯合,任何政治解決危機的方案都難以變成現實。

種種分歧使得國際社會面對日益惡化的敘利亞人道危機顯得無所作為。周五,國際紅十字會以及敘利亞阿拉伯紅新月組織得以從被敘利亞政府軍圍困20餘天的霍姆市撤出多名敘利亞傷員,但是,兩名日前遇難的記者的遺體以及其他受傷的記者均未能被撤離。阿薩德政府與反對派力量互相指責對方為撤離這些記者製造障礙。周六上午,國際紅十字會再次與敘利亞政府以及反對派代表為此舉行談判。

而在此期間,阿薩德政府始終沒有停止鎮壓行動。根據聯合國機構的估計,在過去11個月間,已經有大約7600人在暴力衝突中喪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