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港台

台粵港競爭力大中華區最強 香港下跌一位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在十一五規劃期間,台灣、廣東省及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在大中華區分列首三名,但香港的排名已因廣東省迎頭趕上而下跌一位。有學者分析,香港科研及工業發展遠不及中國內地,必須發展服務業和高科技以求多元化。

廣告

中國社科院2月29日公布《十一五期間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比較全國三十一個省市及港澳台三地在2006至2010年的經濟綜合競爭力,當中,台灣一直居首,香港在持續發展方面雖然排名上升,但在宏觀經濟、產業經濟、發展環境和統籌協調等四項競爭力的排名均告下降,尤其是產業經濟競爭力更比2006年下降21位,被廣東迎頭趕上而屈居第三,較早兩年同類調查下滑一名。

報告又指,江蘇及浙江分別位居第四和第五位,至於澳門則排名第九。但若以進步成績計算,「唱紅打黑」但正被王立軍事件所困的重慶表現最佳,2010年的排位比06年上升六位,而排名上升第二的安徽省,排位在五年間亦只上升了四位。其他排名布上升的,是上升三位的江西省,以及上升兩位的內蒙、湖北、海南和四川省。

社科院研究人員指出,近年中國內地省市的投資及工業增長迅速,財政收入增長較香港快速,加上東部沿海省分的海運發展正趕及香港,相比之下,香港競爭力減弱,但香港的總體實力強,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優勢依然領先,建議香港多發展實體經濟。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認為,香港生產成本遠高於中國內地,無法在工業方面與大陸爭長短,建議香港應加強發展服務業及高科技等強項,同時避免過分依賴四大產業,令市場過於單一化。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