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書香世界

《黑心食品三百年》

發表時間:

在節目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本書的這樣一句話:“這座城市正在受到餿水奶的毒害,每年有8000 孩童的死亡可歸咎於這種液體。”你別以為這是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的北京,這是1858年發生在美國紐約的真事。英國知名的飲食作家,也被人稱為“廚房裡的思想家”、劍橋大學學者碧.威爾森出了一本很特別的書:《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首次全揭秘“黑心食品”在全世界各國的歷史,讀了令人乍舌:這是一個消費者追求有機和純正食品的時代,更是一個食品醜聞不斷爆發的時代。但我們實在不必慨嘆人心不古,也不必認定西方的月亮比東方圓,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是:黑心食品的歷史,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早,造假的惡質程度,過去不輸於現在。當代人餐桌上的謊言,至少可追溯到三百年前的英國,甚至可以前溯到把鉛摻入葡萄酒裡以追求美味的古羅馬時代。原來黑心食品並非今天中國的“發明”,一直以來,人類的餐桌上交織著謊言,美味原來是騙局。 

廣告

全書共分為6章,而前4章都是在論述人類歷史上的重大黑心醜聞事件。比如1756年發生在倫敦的“麵包門事件”。劣質麵包裡加入明礬,黑麵包就變成白麵包。「加了明礬的麵包,就像讓滿口黃牙的英國人露出潔白牙齒的好萊塢式笑容。」1818年也是在倫敦的“假茶葉訴訟案”。把黑刺李葉子煮過、烘烤、揉制、乾燥,再用醋酸痛染色,冒充上等中國綠茶。「假茶葉的製作過程,堪稱黑心食品藝術的極品。」

黑心食品在美國的歷史上也發生過。比如1850-1853年在紐約發生的“餿水奶醜聞”。《紐約時報》披露說,這種骯髒的液體一年內導致了八千兒童死亡。餿水奶醜聞持續了十多年。還有就是“防腐劑醜聞”1898年出現在美國。美西戰爭中,大批軍人因食用添加了防腐劑的牛肉而死亡。1904年芝加哥發生“黑心香腸事件”。暢銷書《叢林》披露了大型肉品工場毛骨悚然的場面。該書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堪比《湯姆叔叔的小屋》。

添加劑事件在美英都有發生,那是在1970-1985年。《化學大餐》出版,討伐美國日常飲食中的各種化學添[劑。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耶誕節大餐中可能含有高達170種不同的添加劑。

本書的最後兩章探討現代社會的黑心事件,例舉的就是2004-2008年中國的“人造雞蛋”、“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作者說:它們代表了中國經濟市場的畸形產物,就像1820年代的英國倫敦和1850年的美國紐約。
再就是2004年在孟加拉發生黑心食品氾濫成災,假貨比例達到百分之五十。

碧.威爾森細細疏理出黑心食品的前生今世,指出食品騙局雖古已有之,但卻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大行其道。為何?一方面,迅速發展的工業化越來越分隔了食品的原產地與銷售地,為造假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中世紀嚴格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品質監控體系已經崩潰,政府或因為貪圖自由市場帶來的利潤而採取不幹預政策,或者無能幹預,故此,從1756年的倫敦麵包門事件到1850年的紐約餿水奶醜聞,再到1904年的芝加哥黑心火腿事件,以至於到1960年代的日本,2008年的中國,甚至2011年的台灣,一部黑心食品的拙劣歷史不斷舊調重彈,反覆上演。
顯然,黑心食品的歷史還在以各種方式和形態可恥地繼續譜寫。伴隨著工業化和全球化,它從西方蔓延到東方,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它改頭換面、粉墨登場,而我們卻絲毫不知,吃得津津有味。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從小熟讀的古詩真的要改寫成“誰知盤中飧,粒粒皆有毒”了。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