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決定今年恢複審批核電站項目

日本地震導致福島核電廠核輻射事故剛好過了一年,中國政府將決定在今年或更早些時候,全面恢復國家核電站項目的審批。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兼董事長王炳華,10日上午在兩會“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記者會上,發表了上述談話。

廣告

在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同時表示,中國的「太陽能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

王炳華說,日本福島核輻射事故發生之後,中國國務院發布“國四條”,包括對目前在建、正在運行的核電及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大檢查,至今共發現14個方面需要整改的問題,其中有的已完全關閉,有的正在解決,有的已列入三年改造計畫(“關閉”是核電專業術語,即“解決”之意)。他說,今年或更早些時候,中國政府會恢復國家核電站項目的審批。

談到中國內陸為何必須發展核電問題,王炳華說,內陸核電站設計標準與沿海核電站設計標準完全一致,無論按照規畫,還是按技術路線的選擇,或產業政策的約束,中國發展核電絕不會搞“大躍進”。

海協會、海基會5個月前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台灣有四個核電反應堆,福建正在建核電站,還沒竣工。

對此,王炳華說,海峽兩岸簽訂和平利用核能技術、安全、核廢物(包括核廢料)之間的合作協議,執行情況較好,包括三大領域:一是核電安全,二是台灣核電站包括核能界,“在核能廢物處理方面有自己獨到技術,而且比較先進,目前雙方正在進行詳細的經驗交流與合作協議的溝通”;三是台灣方面的核肥料也是交流合作的主要內容。

對有關中國的太陽能發電事業,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中國的太陽能的發電已經到分水嶺階段」,太陽能大規模替代時期已經來臨。他說,太陽能是新能源發展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量少,前景大。

張國寶則表示,中國出口的太陽能佔世界貿易額50%以上,而中國國內生產的太陽能,90%出口,僅10%留在國內用,「我們在太陽能的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