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日本將首次購買中國國債

發表時間:

日本政府今天宣布,已獲中國政府許可,將在近期內購買一筆中國國債。日本政府購買中國國債,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此舉象徵著亞洲兩大經濟強國儘管在領土和海底資源開發問題上爭吵不休,雙方在金融領域卻進一步強化了合作。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日本購入的這筆中國國債為65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03億美元。這也是日方首次公布購入中國國債的具體額度。安住淳表示,購入中國國債的一些技術性手續還需要幾個月準備時間。這筆中國國債的數目並不大,安住淳解釋說,一開始小額購入中國國債比較合適。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日本購買中國國債是按照去年12月底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問中國時與中國總理溫家寶達成的框架性協議進行的。中國政府剛剛為此正式打開綠燈。

與其它國家的做法不同,中國並不允許投資人自由購買中國國債,要獲准購買必須得到中國政府的專門批准。在此之前,中國當局只批准了泰國購買其國債。日本由此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這個富國俱樂部中第一個獲准購買中國國債的國家。

中日兩國在經濟與金融層面有一些類似的特徵:兩國分別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兩國都擁有巨大的外彙儲備。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之後,中國和日本都感到擔心,從而試圖擴大自身儲備的外幣的使用範圍。

同時,兩國分別是美國國庫券最大的持有國。截至去年年底,包括香港在內,中國共擁有12736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日本則擁有10582億美元的國庫券。

與中日兩國分別擁有的巨額外彙儲備相比,日方購買的中國國債的數目顯得微不足道,但具有不可忽視的象徵意義,顯示兩國打算進一步在經濟和金融領域加強合作的決心。同時,日本此舉對人民幣的國際信譽,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都有不可忽視的好處。

日本分析人士認為:此舉頗有象徵意義。顯示日本支持中國的經濟增長。在北京的國際金融機構工作的分析人士也認為,日本購買中國國債的對中國和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是很重要的一步。分析人士還指出,得到一個如同日本這樣一個經濟強國的支持,顯示了對人民幣充滿信心。

野田佳彥與中國總理溫家寶12月間簽訂的協議,宗旨在於,與其僅僅在雙邊貿易中使用美元,不如同時發展和擴大日元和人民幣的使用範圍。兩國決定,無論在商貿,在兩國的相互投資方面,今後將推進兩國本幣結算。

直接用日元或人民幣結算,可使中日兩國企業減少成本,避免美元不可預知的升降帶來的危害。北京和日本當局都認為,這樣做是保證亞洲地區金融穩定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國政府正在不斷擴大對日本國債的投資,努力實現其外彙儲備多元化戰略,日本也希望通過購買中國國債與中方推進金融市場等經濟領域的信息交換,同時也為中國政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支持。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表示,這樣做對雙方都有很大利益。

中日兩個鄰國關係時好時壞常常發生爭端,這些爭端或涉及日本1930至1940部分佔領中國時期,為中國人帶來的歷史創傷。對這段歷史認知的差異常常引發兩國之間的信任危機。

兩國還有着許多現實的利益衝突。兩國的關係在2010年釣魚島撞船事件發生之後遭到凍結。一艘中國捕魚船與日本自衛隊的巡邏艇在中國海相撞,導致中國民間的反日情緒一時高漲到極點。

但是,中日關係即使出現了滯礙,雙方經濟領域的交流似乎從未出現大的問題。購買中國國債是野田佳彥上台後力圖改善中日關係,深化兩國戰略互惠關係的一部分。同時這也是日本為保持亞洲經濟穩定,正在努力改善與鄰國的關係的戰略之一。野田佳彥去年10月也曾就擴充貨幣互換協議與韓國達成了共識。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