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學者指國企是中國改革成長主要障礙

發表時間: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今天(18日)表示,中國重新調整經濟結構的改革刻不容緩,並將訂定政策,以達成相對較快經濟增長和穩定物價,此應有助今年總貿易額保持兩位數增長。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中央社引述官方的中國廣播網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是在北京釣魚台賓館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發表演說時,做相關陳述。

李克強表示,中國已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刻,大陸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必須深化各方面改革,主攻經濟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與創新。

李克強還說,根據推算,在“十二五”(2011- 2015年)期間,中國的進出口總額有可能達到10兆美元以上,這無疑醞釀著巨大商機和潛力。

他也提到,大家都十分關心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預計中國今年對外貿易額和境外直接投資額還可能保持兩位數的成長,進口總額也將超過1.9兆美元,這樣大的數字,會為國外企業在大陸市場參與平等競爭提供巨
大商機。

中央社報道,同樣參加會議的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今天也表示未來幾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1大進口國,成為國際上最大市場。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羅奇論壇2012年會上,向演講的陳德銘詢問說,中國多邊貿易總體有些失衡,和美國仍存在比較大的雙邊失衡局面,中美貿易持續緊張,美國的7400億左右的貿易逆差問題,陳德銘態度顯得強硬地回答,稱僅談中美貿易失衡沒有意義,中美順差只佔美國貿易失衡很少比例,美國自己要努力改善貿易鉅額逆差。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今天在北京這項論壇會上表示,雖然中國提供重要幫助,但世界經濟發展前景依然疲弱,未來中國應做好三方面工作,發揮對全球經濟領導作用。

拉加德也建議,中國應加速經濟轉型,做好三件事情,在全球政策討論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她說,這3件事情包括:第一、大陸繼續支持成長;第二、把經濟成長的動力從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為依靠內需拉動;第三、提升民眾生活水準,使全體國民可以分享持續高速成長帶來的好處。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維迎今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發言時指,國營企業是中國未來成長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未來5年到10年,國企占所有企業的比重應降到10%左右。他認為,真正的宏觀經濟管理,應該是創造一個好的制度環境,在這個制度環境下進行改革。

張維迎指出,中國在經濟改革領域有幾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好,“第一件就是國有企業的私有化”。

張維迎表示,國企私有化這件事情本身並不難,只是一個下決心的問題,不存在任何技術性的困難。因為大量的國有企業,尤其中央企業,都已經上市,它們的股票都有價格,政府可以透過市場轉讓這些股份到非公有的部門和個人,也可以透過半轉讓、半贈送的辦法,分給普通的老百姓。

他最後還說,採取這個步驟之後,中國居民的財富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大的成長,也會帶來對中國市場的推動,更重要的是使整個社會的資產,包括金融資產,可以得到更為合理、更有效的利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