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華為投標澳大利亞國家寬帶網工程項目遭拒

中國華為技術公司(Huawei)在對澳大利亞一項造價估計高達360億美元的“全國寬帶網”建設項目進行投標時遭到拒絕,澳洲政府給出的理由是“擔心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以及華為的“軍方背景”。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就此解釋說,這個決定符合“全國寬帶網”的最大利益,她說,“每個人都希望我們的基礎電信設施能夠像預想中的那樣安全運行,這個決定就是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

中國華為電信集團標誌。
中國華為電信集團標誌。 網絡DR
廣告

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對此,華為公司近日在聲明中“深表遺憾”,同時又表示,華為沒有“軍方背景”,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營企業。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中國已經將電信業列為推動外貿發展的七大戰略產業之一,然而,源自中國境內大量肆無忌憚的網絡犯罪和網絡間諜行為,已經使中國企業在海外難以贏得業務。作為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供應商的華為,此次被拒絕在澳大利亞參與其工程招標,正是由於澳方擔心允許華為插手其國家網絡的建設,將無異於讓北京方面能夠任意旁聽他們的商業和軍事機密。

FT中文網3月29日的社評文章說,儘管華為方面已經在努力應對這些擔心,該公司提議採取西方競爭對手強烈抵制的一些安全防範措施,比如交出源代碼,這些措施已幫助華為在世界各地(包括英國)的寬帶競標中贏得合同。但其努力仍然不夠到位,特別是,在西方數據庫遭到變本加厲的網絡攻擊之際,該公司至今卻仍對其所有權結構諱莫如深。華為的創始人曾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軍人,董事會主席與中國國家安全機構有聯繫,該機構負責監視中國互聯網,從電郵到短訊,無所不包。

儘管華為公司否認有這種聯繫,但是這些報道卻足以讓一些國家的政府感到不安,即使那些已經批准華為作為供應商的政府,也對華為在他們國家網絡上的普遍存在感到緊張。眾所周知,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網絡犯罪與間諜行為,正在超越恐怖主義,成為發達國家的一大安全隱患,中國一直堅決拒絕就這些網絡攻擊事件作出交代,因此中國公司總是成為被懷疑的對象。華為已在眾多市場證明,其產品是有競爭力和高質量的,但北京方面必須意識到,只要它拒絕承擔打擊網絡犯罪的責任,中國企業就將永遠在世界各地面對更高的准入門檻。

另據《聯合早報》的綜合報道,華為是中國最大的電信和網絡設備製造商,該公司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早在2004年就已經開始拓展澳洲電信設備市場。據《澳洲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報道,澳洲政府官員去年年底就告訴華為,不要試圖去競標澳洲全國寬帶網絡的任何供應合同。 華為澳洲政府和公共事務負責人米切爾在接受Sky News電視採訪時說,無法拿到該項目合同對華為來說是一個挫折,但該公司理解對各國政府來說,電信技術的供應都是一個敏感問題。

近年來,多個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電腦系統遭黑客攻擊,國際社會現在對網絡安全的擔憂日趨強烈。去年,澳洲總理吉拉德、時任外長的陸克文和另外多位部長所用的電腦遭到攻擊,據稱發起攻擊的都是中國情報機構。去年11月,美國公布的一份情報報告認定,中國黑客對各地工業信息的竊取,是世界上“最活躍、最不屈不撓的”。該報告列舉了一系列源自中國的攻擊案例,其中包括針對谷歌的攻擊、國際能源企業數據被竊,以及其他公司客戶名單和收購方案等專有數據被竊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