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藝文生活

« 童年的稻田 » La rizière : 耐看的亞文化寫真

發表時間:

華裔導演朱小玲的第一部故事片 « 童年的稻田 » La rizière 將於五月二日起在法國各地影院上映。這是一部由中國侗族村落的居民自己演繹的中國現代化進程對他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經濟模式和家庭關係的衝擊,以及少年人對走出自己祖先留下來的社會和生活模式,擁抱主流文化的渴望。

廣告

故事以一個小女孩的成長為線索,以她的眼睛為視角,用非常樸素的敘事,給你講她一家人在中國民工打工潮里受的影響,他們如何為錢發愁,他們普通,平淡,然而對觀眾來說又很異鄉情調的生活里的親情和友情。

故事的文化背景就象一塊活着的化石。影片讓你在各個層面欣賞活化石的美麗,同時又委婉地讓你看到,如果那裡的下一代想要在中國社會參與更高層次的主流文化里的經濟和政治,他們一定要走出自己的文化。問題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力量被主流社會相中。

導演朱小玲是早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的旅法電影人,過去一直從事紀錄片的工作。第一次認識朱小玲還是十多年前中國導演張元和編劇寧岱來巴黎剪輯影片« 東宮西宮»那會兒。那時候,聽張元說,朱小玲在學校里的時候屬於特別火爆的那種女孩兒,戰鬥力極強。

然而在 « 童年的稻田 » 里,我卻看不到任何刺激的,激情的畫面。整個故事恬靜,娓娓道來,好像早期的三聯生活周刊或者楊絳的散文,更確切地說,象聽沈從文在談民俗那種調調。

不同的是,故事不是由漢人來說的,而是由侗族原住民女孩來說的。你看不見朱小玲的影子,你看見的是她想讓你看到的還原,借鑒了人類學田野調查的還原。

有意思的是,在首映式上,朱小玲也提到了拍電影缺錢,提到了如何自己集資製作這部影片。她本人也是一位離開了父母,來到異國文化生活的移民。雖然程度不同,背景不同,但多少也有和影片中的糾結和關注有着結構性的類似。

其實,在全球化的進程里,很多移民遊子都有類似的情節。« 童年的稻田 » 里的背景雖然是活化石般的侗族原住民文化,但是它所描述的遷徙,對強勢文化的認同,對社會階層的升遷的渴望等等,是在很多跨文化經驗里都出現的話題,觀眾對一個毫不熟悉的,具有異國情調色彩的侗族故事的窺探里不僅有對一個少數民族社會的好奇所帶來的興奮,也許在精神分析的躺椅上,你會看到在另一個層面上的你自己。

這個唯美的侗族生活敘事里也有普適的內容。那就是在亞文化和主流文化,文化和強勢文化間,社會的變遷對壯年人和年輕人的遷徙的影響,對遷徙人群的文化根源的影響。

我喜歡看朱小玲的 « 童年的稻田 » La rizière ,也喜歡朱小玲的敘事。大氣,樸素,美麗,就和影片女主角的臉一樣。

請聽朱小玲訪談。


« 童年的稻田 » La rizière 上線影院

巴黎 

ESPACE SAINT MICHEL  13h45 , 15h20 , 16h55 , 20h30 , 22h05
Projection-rencontre-débat le 2 mai et le 5 mai à 20h30 et le 10 mai avec couleurs de Chine
COURBEVOIE /cinéma ABEL GANCE
 

法國外省

LILLE / cinéma MAJESTIC
NANTES / cinéma LE CONCORDE
COSNE sur LOIRE / cinéma EDEN
SAINT ETIENNE / cinéma LE FRANCE
GRENOBLE / cinéma LA NEF
CHAILLOL (circulation)
CLERMONT L'HERAULT / cinéma ALAIN RESNAIS
NICE / cinéma LE MERCURY
MARSEILLE / cinéma LES VARIETES
TOULOUSE / cinéma ABC
GUERANDE / cinéma LE PRESQU'ILE

LE 16 MAI
CAEN / cinéma LE LUX
RIVE DE GIERS / cinéma CINE CHAPLIN
LE 23 MAI
MORNANT / cinéma LE JEAN CARMET
ALBI / cinéma ATHANORE
BREST / cinéma LE STUDIO
LE 30 MAI
SAINT CHAMOND / cinéma CINE LUMIERE
LE 6 JUIN
STRASBOURG / cinéma ODYSSEE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