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動向

美聯社:美中關係中的“隱形人”

發表時間:

處於華盛頓和北京外交風暴中心的盲人律師陳光誠是兩個首都的禁忌話題。美中雙方都不想讓這個自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的人權問題中斷將於星期四開始進行的高層戰略與經濟對話。美聯社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官員已經表明,涉及數百萬人生命的全球經濟、北韓、伊朗和蘇丹等問題在美中關係中已經成為更為重要的問題。因此,雙方都不願意承認陳光誠據信被在北京的美國外交人員所隱藏。如果聽美中兩國官員談起相關話題,好像陳光誠是個隱形人。

廣告

奧巴馬本人星期一拒絕就陳光誠受到美國的保護或美國外交官是否在為他的政治庇護進行談判置評。奧巴馬在白宮舉行的與日本首相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說,“當然,我知道對在中國發生事情的新聞報道,但是我不準備就這個問題發表看法。”但他間接補充道:“我想強調的是每次我們與中國接觸,人權問題總是要提的。”

國務卿希拉里晚些時候也就陳光誠問題作出了類似的拒絕,不過她表示,她在北京出席對話時將提出人權問題。她說,她和奧巴馬都為一個“有效的、建設性和全面的對華關係”努力工作。她說:“建設性的關係包括非常坦率地談論那些我們不贊成的領域,如人權”她說,“當今晚我啟程前往北京的時候這是指導我的精神。我可以確定地保證我們將討論包括人權在內的每一個問題,而人權問題是我們之間的迫切問題。”她還說,“中國人民的自由和自由遷移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

美國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星期天抵達北京。活躍人士表示,他與中國官員正進行密集討論,以在國務卿希拉里和財長蓋特納抵達北京前就陳光誠去向達成協議,或是給予他美國的政治庇護,或是讓他留在中國,或是到第三地。

參與陳光誠逃離計畫的美國基督教人權組織對華援助協會會長傅希秋認為,“陳光誠沒有回東師古村的路了……目前陳光誠面對的問題是‘如何離開中國的問題’, 儘管他本人表示不離開中國。”他還表示,美中雙方正努力工作以使此問題不妨礙戰略對話的按時舉行。他說未來24至48小時,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但有活躍人士表示,陳光誠在視頻中對溫家寶總理提出的三點要求非常清楚,尤其目前他的眾多親人被當局抓捕或監控,他侄子因為自衛砍傷闖入家中的看管人員,正被當局通緝,營救他的人士,包括何佩蓉,即珍珠,還下落不明,如果陳光誠堅持他所提的要求,48小時未必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美聯社的報道說,奧巴馬的選擇十分有限。面對11月競選連任的艱巨戰鬥,他不可能無視眼下的狀況。不去幫助這位雙眼失明、與暴力墮胎和腐敗鬥爭的自學成才的律師,將為可能是他對手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大開攻擊他的大門。而且肯定還會招致作為他的核心選民群體之一的美國人權組織的強烈批評。

但是與此同時,如果美國對北京就此問題壓得太重可能會遭到反彈,而當美國在領導全球經濟復蘇、處理北韓和伊朗核項目、防止蘇丹與南蘇丹之間爆發戰爭的時候,越來越需要依賴中國的外資和支持。

報道說,當中共準備今年下半年進行領導層換屆的時候,解決這一局面的關鍵可能要靠中共最高層成熟的官員,他既能保證陳光誠及其家人的安全,又能允許他離開中國,甚至去香港或澳門。

傅希秋說,如果能夠保證他和家人安全的話,陳光誠希望留在中國。但目前中國的環境不大可能,一個可行的方案是讓他和家人到美國來。傅希秋說,讓陳光誠和家人到美國來進行治療,可能是一個保留臉面的選擇。

希拉里在以國務卿身份第一次訪華時曾表示,希望人權不會妨礙其他更廣泛問題的解決。她的這一說法遭到了強烈批評,但當美國的全球優先順序改變之後,美中關係顯然有了進展。如今美國和中國是全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利益相互交織,作為超級大國和新興強國的這兩國,他們競爭優勢的足跡遍及全球各地。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