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北朝鮮虐待中國漁民在中國引起嘩然

發表時間:

世界報國際欄今天刊登兩篇與中國相關的文章,一篇是世界報常駐北京記者布利斯佩德羅萊蒂就中國漁民被盟國北朝鮮虐待在中國引起嘩然的撰文,另一篇文章署名世界報特派首爾記者佛朗索瓦布龔,圍繞被中國當局逮捕的南韓非政府組織維權人士金永桓展開;費加羅特派香港記者貝阿特麗絲德羅什布艾對香港這一新的世界藝術市場進行了淋漓盡致的介紹。

廣告

世界報駐京首席記者布利斯的文章說,五月二十日,二十八名中國漁民在被北朝鮮身着軍裝的人扣押十三天之後獲得釋放,但是中國漁民不僅沒有受到“兄弟國家”的禮遇,反而被拳打腳踢和謾罵,三艘漁船上的一位廚師認為,最大的屈辱莫過於他們用中國國旗當破布用,受到北朝鮮關押的中國漁民親身經歷和見證在中國引起對北朝鮮的憤怒進一步升級,也引起對中國政府針對平壤的寬容不滿的批評。

中國漁民被北朝鮮扣押事件與數千公里之外的黃岩島所發生的一切形成的對比不言而喻,布利斯說,在菲律賓經濟特區內的黃岩島的二十幾條漁船在中國海防的保護之下滿不在乎地捕魚。

而從中國東北大連港出發的三艘漁船五月八日在黃海中國海域上,世界報報文章說,中方船長根據他們的雷達顯示中國三艘漁船處於中國海域。三位船長之一朱闖向“南方周末”提供的見證顯示,十幾名全副武裝的北朝鮮士兵身着黃色救生背心拂曉時分出現,對漁民拳打腳踢,並用槍托或木棒毆打漁民,等等。另一位叫韓強的船長講述扣押他們的朝鮮軍人還對漁民搜身,連襪子也不放過,帶走一切可能帶走的東西,甚至連洗衣粉也不剩下,還把漁船的柴油抽走,只剩下僅夠返回的油,但是畢竟在中國政府的干預交涉之下,中國漁民沒有交贖金而獲得釋放。

北朝鮮扣押中國漁民事件導致中國媒體及中國網民要求政府對綁架中國漁民的責任作出進一步解釋,批評政府在處理這一危機問題的軟弱。環球時報強調中國不能允許朝鮮的任何錯誤,認為北朝鮮應該尊重特別是關係到中國公民的生活和中國公民所擁有的一切具體利益。中國新聞周刊發表吉林大學國際問題專家孫興傑的觀點甚至呼籲要重新審核中朝兩國友好條約內容。

此外,今天是法國宗教節日公休假一天,所以只有少數的幾份報紙出版,而且側重點各有千秋:解放報對昨晚結束的第六十五屆嘎納國際電影節只是進一步保值,意思是只是獎賞已經被影界肯定的影片,而把更為大膽的冒險片子排除在外,強調奧地利影人哈內克執導的“愛”片摘取金棕櫚桂冠令電影節失望;費加羅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拉加德對陷入日益深重危機的希臘的批評說,希臘人應該在交付稅的同時互相幫助;關於“互助日”,法國大眾化報紙巴黎人報全國版“今日法國”預告必須為年邁人的依賴性付出更多,“互助日”是2003年炎熱的夏天之後所建立,互助日旨在用一天公休假的貢獻資助需要幫助的年邁人的初步措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