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日歐洲

歐洲 中國投資的新天地

發表時間:

中國加速經濟滲透歐洲,一年以來中國投資歐洲的速度以及金額加倍翻張,在歐洲引發債務危機久久不能自拔的大背景下,中國湧向歐洲,尤其引起歐洲的關注。

廣告

中國向歐洲投資一年中增加兩倍

幾乎歐洲各國都有媒體報道中國增加向歐洲投資的現象。根據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去年達到近100億美元相當於74億歐元,對2010年的36億美元投資統計來說,中國投資歐洲增加了3倍。而在2008年,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只有8億美元,到2020年時,中國的投資有可能上升到5000億美元。

中國投資一直讓歐洲謹慎擔心,但對中國去年的投資來看,與歐洲人普遍的誤解相反,這些投資並不是主要來自中國大型國有企業,而是來自民營企業。從2000年以來,在中國投資歐洲總數為210億美元,其中大型國有企業投資佔了百分之70,但是同期中國民營企業投資頻率則多達573起投資或併購交易。

中國政府一直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支持中國企業投資歐洲,但中國企業首先是商業貿易行為,尋求商業利益。購買著名歐洲企業,獲得歐洲先進技術,同時利用歐洲債務危機更優惠條件投資併購,並且藉助中國貨幣人民幣升值的有利地位,成為推動中國加速投資歐洲的各種重要因素。

費加羅報說,對中國在歐洲投資的研究新近糾正另一個誤解,即一般認為中國投資首先與中國對經濟急需的原材料感興趣,可是研究與統計表明,中國的歐洲投資是成熟的市場行為。中國不僅僅關心原材料,更對其他領域很感興趣,甚至對所有的領域都感興趣。

歐洲媒體認為,中國購買沃爾沃是成功事例。中國在瑞典由吉利收購沃爾沃的汽車製造商,在德國,中國聯想併購德國電腦製造商美迪文公司。與華為,三一重工,卧龍一起,他們堪稱中國五大民間企業,與國企中國化工,中國遠洋運輸,中國石油等企業在國際市場尋機下注。

中國在歐洲的投資因受國家政策的限制並不是沒有風險,但中國企業可以得到國家優惠的支持。中國投資歐洲也並不是簡單的買下歐洲,中國在歐洲投資也考慮讓歐洲從中開發新興市場,減少生產成本,實現多層次的節約。

歐洲對中國投資開始有新的看法,因為中國已經改變了過去買了就跑到做法,而是保證當地的就業。中國吉利購買沃爾沃以後,2011年沃爾沃實現百分之23的銷售增長,該企業正在考慮創造中國市場的新品牌。歐洲聯盟一直對中國資金湧向歐洲保持警惕,但一般認為歐盟仍然會向中國開放大門。

中國加大對外投資的趨勢

歐洲報紙大談中國快速增加對歐洲投資,其實與研究中國經濟報告不斷翻新有關,新的一份由經濟諮詢公司榮鼎諮詢與中國投行中金公司日前發布報告預測中國未來10年將投資1到兩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地投資併購。上面涉及的2020年中國將投資歐洲5000億美元就是來自這一項預測。

該報告預測,2010年至2020年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達1萬億至2萬億美元。預計其中約有四分之一將通過併購或者“綠地投資”流向歐洲。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中國政府近年鼓勵中國企業加大海外投資力度,以此保障中國自然資源供應,並獲取技術和專業訣竅。“走出去”戰略的目標也是為了實現中國3.2萬億美元外彙儲備多元化,擺脫對美國國債等低收益率投資的依賴,轉投更多有形資產。

儘管相對於其經濟規模,中國對外投資總規模仍較小,但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即將加快海外投資,而深陷經濟危機的歐洲被視為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

歐洲市場具有長遠吸引力

雖然中國顯現擴大在全世界的投資已經由來已久,並且把觸角伸到世界各個角落,尤其是大手筆進入新興市場,但中國投資遭遇當地政局環境帶來的威脅最終可能讓中國投資認識到歐洲的市場更安全,更健康。

中國近期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加大投資,但引發困境也與日俱增。根據中國《財經國家周刊》透露,在加拿大弗雷澤研究所發布的多次年度礦業投資環境評價中,亞太地區的政策投資環境相比其他地區來說都是最差的,其中菲律賓在最新發布的評價報告中,其政策潛力評分僅在整個榜單中的倒數第六位。而中國在菲律賓等國的投資無論是項目還是款額都顯現規模。中國在拉丁美洲比如巴西等國投資額也很可觀,而且投資項目從礦山到電力再到交通等等。

中國媒體說,中國一直以來對外投資合作業務,都相對集中在這些地區。其中在中國對外投資存量前20位的國家和地區中,對高危或高風險國家的投資額就佔到百分之20。

初步統計,近兩年來,全球共發生涉及境外中資企業和人員的安全突發事件多達198起,共造成139人死亡。而這一點,在資源礦業投資方面,顯得尤為突出。除了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外,中國礦業投資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拉美、非洲、亞太三個地區,這三個地區,幾乎囊括全球大部分的高危市場。

報道引據國際會計和諮詢公司安永對全球礦業和金屬業公司的商業風險排名,資源民族主義位居榜首,技能短缺和基礎設施接入緊隨其次。在當地政治局面壓力下,一些國家不斷因資源民族主義而推行政府性質的暴利稅,使成本增加。這導致中國企業海外礦業投資的難度。

專家指出,越是世界各地投資風險增大,就越是讓中國投資最終認為歐洲投資市場安全成熟可靠。從2000年以來,中國在歐洲各種投資項目多達1千多起,除了大手筆的購買歐洲汽車案,還有收購德國中小企業,包括三一重工收購建築機械集團普茨邁斯特和汽車零部件企業凱毅德,中國關注正在被私有化的葡萄牙基建項目,2011年底,中國三峽集團中標葡萄牙電力私有化項目。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購入了泰晤士水務公司8.68%的股份,這家水務公司以基金形式參與英國的房地產市場,一些分析說中國希望得到該公司的凈水技術,以滿足他們自身的需求,為快速城市化的人口提供清潔的水。

不久前從事建築機械生產的山東三一重工還收購了豪華遊艇巨頭意大利法拉帝集團。中國的一家男裝企業報告已經收購了意大利時裝品牌切魯蒂。在時裝業,中國服裝企業馮氏公司的私募部門收購法國時裝品牌索尼亞•里基爾80%的股權。

當然中國投資並不是一直風調雨順,不成功被拒絕的例子也不斷傳出。中坤集團冰島購地、中鐵波蘭高速公路等項目都以夭折告終。

中國開始對東歐感興趣

不僅在西歐,中國對東歐也大感興趣。中國宣布為東歐基礎設施和技術領域的聯合投資項目設立100億美元的特別信貸。中國與俄羅斯鋁業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股份公司簽署了27筆協議,總價值150億美元投資合作協議。中國與匈牙利簽署7筆協議,包括一筆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該信貸額度面向若干項目,包括一條中方建設的連通布達佩斯機場的鐵路。

中國航運公司中遠集團啟動談判,擬投資至多10億美元開發亞得里亞海畔的克羅地亞里耶卡港。烏克蘭農業巨頭奧列戈•巴赫馬久科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談判,希望獲得一筆大投資。

今年2月,中國在歐盟境內的首家汽車廠長城汽車位於保加利亞北部洛維奇附近的工廠投產。中國柳工機械斥資大約1億美元,收購波蘭道路機械製造公司。萬華實業集團拆資12億歐元購買匈牙利化工企業博蘇化學控股權。

中國在投資東歐企業方面被評論開始採取更具戰略眼光的方式。在此之前中國企業在東歐的拓展基本上都屬於零敲碎打。

中國愈加顯現重視歐洲

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愈演愈烈,美國、日本大舉進入歐洲,尋求收購質優價廉的歐洲資產。這些資本變動激發中國也增加在歐洲投資。

中國經濟評論說,長期以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多集中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以開發資源和擴展市場為主要方向。隨着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任務凸顯,中國企業需要提高技術水平、經營理念,利用西方成熟市場和經濟金融體系,早日躋身國際高端產業鏈,以實現更好、更快、更高的發展。中國企業投資歐洲,與西方一流企業加強合作,不失為一條捷徑。

儘管一年多來歐洲債務危機頻頻亮起紅燈,中國官方凸顯對歐洲關注,多位主要國家官員前往歐洲考察政情,推動投資與合作。香港媒體日前說,從去年10月至今,中共9位政治局常委中,已有8名訪問過歐洲。而這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正是凸顯歐洲對於中國正在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中國領導人頻頻出訪以及在國內接待歐洲國家領導人,都有經濟合作投資業務內容作為雙邊會商的計畫。不僅在歐洲,在全世界範圍,資金流出正迅速成為中國出口的主要品種。越來越多的媒體預計,這一大當量資金出口將使中國從‘中國製造’階段進入‘中國收購’階段。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