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周五上午在太平洋首次舉行下潛試驗

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今天星期五(6月15日)開始潛入海下6000米以下,從而打破去年的5000米紀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還將嘗試7000米的下潛試驗。這次試驗的地點是位於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以東的世界最深海溝馬里亞納海溝。

廣告

中國的這一載人潛水器的實驗是從今天早上7時左右開始的,據報道,此次“蛟龍”號下潛的目的:是驗證潛水器在去年7月21日下到5000米級海試後,各系統改進的技術狀態。報道說:雖然“蛟龍”海試的最終目標是要突破7000米深度,但本次下潛試驗的主要目的是檢驗潛水器性能,而不是突擊深度。今天的測試是7次測試中的第一次。“蛟龍”號目前的下潛速度為每分鐘40米,預計在今天下午4點左右浮出水面。

中國從2002年開始自行設計研製自主集成的載人深海潛水器。去年7月“蛟龍”號衝擊5000米級深潛成功,標誌着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和日本之後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如果能夠下潛5000米,就說明可以下潛到百分之七十的世界海底。若衝擊7千米級海試成功,意味着蛟龍號將可以在世界海洋面積99.8%的海域使用。

法新社說:中國最近這些年來,加速進行載人潛水器的實驗,以尋找更多的海下石油資源和其他自然資源,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中國對自然資源的強烈需求,使其他國家感到擔憂,主要是中國的鄰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