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胡錦濤丹麥行意在格陵蘭稀土

發表時間:

就在中國主席胡錦濤即將結束丹麥的三天國事訪問之際,法國媒體指出,胡錦濤此次丹麥行除了正式簽署兩國的商業協議外,根據數名分析家指出,也可看到北京當局的目標在格陵蘭稀土。這再度喚醒西方國家對北京劍指北極礦藏的擔憂。幾個月前,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訪問冰島期間,已與冰島簽訂了北極合作戰略框架。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法新社報道,丹麥與中國周五簽署了總值將近二百四十二萬歐元的商業合同。這也是中國的國家主席第一次訪問丹麥。此次除了多位部長外,還有一個200多人組成的中國工商界代表團隨胡錦濤前往丹麥訪問。

本次巨額的商業合同中包括了丹麥船公司MAERSK投資建設中國寧波港口及丹麥餐飲集團CARLSBERG在中國投資一餐飲店。

法新社根據丹麥官方三月份的數據指出,中國目前是丹麥出口產品的第八大市場,有331個丹麥企業在中國營業。丹麥2011年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金額達一百五十億克朗,自中國進口到本國的產品則達三百六十億克朗。

不過,法新社還說,根據某些觀察家指出,下一站將是周一、周二在墨西哥參加20國集團峰會的胡錦濤,此次丹麥行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這些巨額商業合同,也非因丹麥是現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格陵蘭大學研究員德格爾格指出,胡錦濤不是單單為了欣賞丹麥小美人魚雕像而來到丹麥,大部分的分析都認為,中國拜訪丹麥的同時,他的目光也朝向格陵蘭。

這個丹麥自治省份擁有某些世界蘊藏量最大的稀土及戰略金屬。而中國不但是稀土礦藏蘊藏大國,也是世界原材料的最大消費國之一;中國本身幾乎壟斷了世界的稀土及戰略金屬。

此外,與時漸進隨着地球的暖化,北極冰原融化後,格陵蘭還位處商業重要性及貨船皆與日俱增的航道上。

居民人口只有五萬七千人的格陵蘭島,主要依賴出口魚蝦維持生計,以及丹麥政府的補助,今後將可能試圖向新工業方面發展。

法新社報道,丹麥政府已對外否認中國主席胡錦濤訪問丹麥是與格陵蘭的礦藏有關。丹麥外交部發言人周六聲明指出,有關北極的問題不在此次的訪問日程中。

在胡錦濤動身訪問丹麥前,中國南都報訪問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向他提問胡錦濤此行是否也會談及北極問題此問題時,裴德盛回答說:“此次行程沒有關於簽署北極協議的內容,中國政府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我們也沒看到這個契機。當然這是一個具有潛力的領域,將來我們可以像中國和冰島等國家那樣,在科研等方面進行合作的。”

約兩個月前,中國和冰島兩國在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冰島期間簽訂了“北極合作戰略框架”,因此喚醒西方國家對北京當局目標對準北極礦藏的擔憂。

隨着北極冰山融化速度急劇加快,北極資源與通道的意義日益凸顯,甚至“北極必將成為大國衝突的起點”言論也紛紛而起。北極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佔世界未開發油氣資源的四分之一,而且該地區擁有大量煤炭、 金剛石、金、鈾等礦藏資源和豐富的水產資源。而且,隨着北極冰山融化速度加快,這些能源資源的開採方式將變得極為簡單,而北極歸屬問題自古以來尚沒有定論,因此在各國紛紛打北極礦藏注意的同時,局勢也越來越複雜。

另外,專家博赫姆向法新社指出,“中國未來可能控制格陵蘭的稀土”是許多西方政府所擔心的。博赫姆是撰寫有關丹麥在北極的角色及格陵蘭石油蘊藏量一書的作者。

稀土是生產手機、電視、混合能源汽車所必須的材料,而且在軍事上非常重要,在洲際飛彈及士兵使用的夜視鏡的製造都需要稀土。

博赫姆說:“我絕不相信丹麥中國兩政府會採取陰謀手段,秘密就格陵蘭及稀土礦藏達成重要協議。”

就在胡錦濤訪問丹麥之前,兩名歐盟專員――塔賈尼與皮巴格周三在格陵蘭首都努克簽署了一項協議,以保證格陵蘭礦藏市場的自由通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