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流亡海外的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王丹本周一結束了在日本的8天訪問,這是王丹流亡海外14年來首次訪日。從抵達日本的次日起,王丹每天接受日本各大傳媒採訪、開記者會、座談會等行程繁忙。

廣告

7月4日參與邀請王丹訪日的國際大赦組織在東京外國記者俱樂部安排王丹與8名海外華文媒體駐日記者舉行了約一小時座談,法廣中文部記者應邀出席了這一座談會。王丹座談會上談到的一個重點,是他不相信中共權力會主動推行政治改革,但他樂觀看待中國民眾會令中共權力不得不政治改革:“我對中國民主從來是很樂觀的,我對習近平是非常悲觀的,我不是對習近平個人、我對整個中共領導階層和中國的領導體制從來非常悲觀。

我覺得我們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寄希望於當局主動地引領政治改革,你就是想不出這個道理來、他為什麼沒有人民的壓力他突然主動決定放棄一部分權力、放棄一部分既得利益,不可能嘛,他也是人嘛,有人性在嘛,所以我的觀點一向是只要沒有人民給予政府壓力,這個政府是不可能改革的。所以接下來就是人民要不要給政府壓力的問題,這個部分我是樂觀的,我覺得早晚有一天人民會覺醒的,而且這個進程似乎就是越來越快了。什邡最近發生的騷亂,它真的主體竟然就是90後,甚至是走在最前頭的都是中學生,你根本都是想不到的。而且他們打出的口號我看了真是非常感動,他們說‘我們願意犧牲,因為我們是90後!’那我覺得這就是中國未來的希望所在了,所以我對中共從來就沒報過希望,可是我對中國人民一直有希望”。

王丹給記者留下他喜歡年青人和期待年青人的深刻印象,座談會上還談起他即使對香港90後也有期待,他認為已故香港民主運動領袖司徒華爭取為中國民主化做到薪火相傳的目標已經實現:“我其實非常喜歡香港90後這一代,我覺得他們非常有勇氣也非常的理想主義,不僅是在六•四問題上,包括在內部的、包括城市建設發展上,像反高鐵這些事情上,我覺得香港的六•四精神做到了薪火相傳,華叔當年提出的目標已經徹底實現了。那這個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六四這件事其實不是一個歷史事件,它仍然是個現實事件。那中共當然希望六•四變成歷史,然後慢慢被人淡忘,但顯然中共恐怕會失望了。

這個從香港這些所謂六•四新時代的身上可以看出,香港民主派確實做得非常好、薪火相傳,另一方面就是中共做得非常差,沒有讓人民淡忘掉。其實我完全不贊成說,大陸的人已經漸漸淡忘六•四,從我個人的觀察看,我覺得尤其大陸年青一代,包括90後現在對六•四問題比80後更有興趣,當然也是因為網絡的發展使他們有更多諮詢,所謂說淡忘或不提六•四,這個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不記得還是不願意公開表達對這件事的記憶,我覺得這是要做很多分析的,我覺得後一種的可能性更大,就是他不願意表達記得。即使中國年青一代真的淡忘六•四,我也不認為這是多麼大的困擾,因為我想從生理上來講,中國30歲以上的人是不可能忘記六•四的,這些人佔中國人口的大多數,30歲一下的年青人再多,也佔中國人口的一小部分,即使他們都忘了,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忘記,那麼以後重新進入大學教材,讓他們再知道中國歷史就好了,我不認為這會影響中國民主化進程”。

王丹流亡美國期間,在哈佛大學主修台灣史,近幾年他在台灣任教,每年集中幾個月講義在台灣。但談到台灣時,王丹對台灣缺乏影響大陸民主化的政治理想表現失望,尤其批評了馬英九政權:“馬英九每年六•四當然還是堅持去發表一些statement(聲明),可除了這些以外,坦率講我沒有看到他做具體的事情,我沒有看到。也許他做了沒讓我們知道,那我不敢講,但以我的視力,我沒有看到”。

王丹座談會後還與出席的部分記者閑談了一會兒,他的整個思維就是中國的民主只有中國民眾爭取才能推動,他說儘管現在他已不再像89年那樣期待中國政府會反腐,但假如他現在還在中國,他一樣會投身民主運動。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