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馬達欽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發表時間:

本月7日上海天主教區輔理主教馬達欽在祝聖禮上宣布,辭去自己在官方背景的天主教愛國會中一切職務,宣稱他是獲梵蒂岡祝聖的輔理主教,而不是享有自動繼承權的愛國會的助理主教,他不會擔任愛國會的任何職位。這一行動被中國官方視為一起嚴重違反宗教管理的事件,之後,馬達欽隨即“被失蹤”,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馬達欽事件的分析評論。

廣告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國是世俗國家,各種宗教都依法接受管理,同時受到法律保護,它們這些年都有了較大發展。中國沒有出現教派衝突,宗教信仰本身從未導致重大爭議,最近這些年有過的摩擦,都是有人搗鼓宗教信仰之外的東西造成的。”“梵蒂岡教宗有宗教影響力,它對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態度不會毫無後果,其中之一是出現了少數非法‘地下教會’,上海教區日前祝聖儀式上發生違反宗教管理體制的事情,也同教宗的影響有關。”“少數宗教人士刻意只遵從教宗的指令,這同世俗社會裡少數精英在思想和政治上倒向西方,大體是一回事。在全球化時代這很難避免,但它影響不了中國天主教的全局。”

香港《蘋果日報》署名楊熒的評論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想對你們說:我愛你們!請彼此祈禱!’上海教區輔理主教馬達欽,在內地官方祝聖儀式上說了這番話,並公開拒絕官方任命,辭任中共的天主教愛國會職務。他的勇氣贏得在場教徒的熱烈掌聲,但卻令自己‘被失蹤’。”“馬達欽自知勢孤力弱,並沒有奢望可以扭轉當前的格局,沒有期望可以令政府放鬆對宗教的金剛箍,只是淡淡表達出自己不能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的心態。謀事固然在人,欠缺天時地利,縱使怎樣努力也是枉然。他沒有悲情如於謙般,‘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卻帶着陶淵明歸園田居的意味!失去自由,留在上海市郊佘山修院‘避靜’,自不會動搖他的意志!”

香港《太陽報》“華夏透視”的評論稱:“長期以來,內地天主教暗中追隨梵蒂岡的主教都比較低調,像馬達欽如此高調拒絕官方任命的極為罕見,尤其是馬達欽身居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常委、上海市天主教愛國會副主任,是當局栽培的重點對象,他選擇當著數千教徒以及宗教局官員的面宣布拒絕祝聖,相當於公開‘變節’,使當局極為難堪。這為中梵爭鬥開了一個先例,類似的主教‘叛變’,恐怕今後會愈來愈多。馬達欽棄華就梵,除了梵蒂岡影響的因素外,或許與中國局勢有關。

目前神州大地社會矛盾異常突出,貧富分化,官民對立,地區差別,群體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裸官橫行,公僕爭相將子女財產轉移海外,以他國為祖國。這些現象對中國百姓心理衝擊極大,如果連既得利益階層都對國家不抱希望,又怎麼能讓百姓愛國呢?國家興亡,關我屁事!馬達欽以這種方式與當局決裂,似乎事出有因。宗教說到底是人心問題,如果一個政府政治清明,官員以身作則,能夠用正確的理論鼓舞人、團結人、凝聚人,人心思齊,宗教空間相對較窄。反之,如果社會動蕩,民心慌亂,宗教勢必迅猛發展,成為老百姓的心靈慰藉。

上世紀八十年代波蘭政權傾覆,除團結工會之外,龐大的地下教會也是主要力量,當時西方支持團結工會的資源,大多是通過地下教會輸送。如今,中國地下教會發展速度驚人,據稱已逾一億人,超過中共黨員的數量,尤其是包括律師在內的社會精英也開始信仰天主教,給當局的宗教政策帶來巨大挑戰,馬達欽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