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官方話語仍然避談同性戀

發表時間:

法國各全國性大報周二兩大最突出主題一喜一憂。喜訊是法國游泳隊在倫敦奧運上出色表現,各大報紙均在醒目位置圖文並茂地慶祝勝利。與這種狂歡喜悅形成對比的是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叛武裝在阿勒頗市的激戰。《世界報》憂心政府軍的狂轟濫炸中青年反叛者的性命,《費加羅報》則擔憂激進伊斯蘭勢力在敘利亞乘虛而入。各報在國際版關注的另一個重要話題是羅馬尼亞彈劾總統公民投票。因為選民投票率不足,總統伯塞斯庫再一次逃脫了被罷免的命運,但是法國媒體繼續關注那裡的局勢,因為政治危機並沒有因此結束。

廣告

倫敦奧運開始只有4天,中國隊已經先聲奪人,獎牌數超過美國。《費加羅報》在一篇賽場戰況綜合報道文章中,以醒目標題特別突出了中美在體育場上的競爭,寫到,中國在這次體育超級大國間的爭鬥中先聲奪人,面對美國搶佔了上峰。體操隊間的對壘具有象徵意義,美國隊在2004年和2008年取勝之後,這一次徹底失敗。跳水項目中,中國隊也輕易取勝。

中國官方話語仍然避談同性戀

《世界報》駐上海記者則發表文章,特別指出,中國最新版現代漢語辭典新增詞彙沒有吸納“同志”一詞在當代中國指稱同性戀者的含義。文章指出,新版詞典收錄了三千條新詞彙,反映着中國當今社會的千變萬化。但是,這部字典要真正名副其實地稱得上是“現代”,“同志”一詞還缺少一個定義。在新版詞典里,同志的定義仍然停留在紅色中國年代延續下來的社會主義色彩的含義上。而那些同性戀者則被排除在官方詞語之外。文章引述一個音譯名為魏小崗的中國同性戀者協會的創辦人指出,中國同性戀者的環境比過去有所改善,但很多同性戀者仍然寧願順從社會壓力,像異性戀人那樣生活,於是就有很多不幸福的家庭。但是,在城市,人們的觀念在變,儘管要傳宗接代的家庭壓力仍然很大,但是宗教信仰般的教條不再嚴厲。同性戀者雖然還不能在街頭自由表現,但是,北京或上海的同性戀者酒吧已經沒有太多忌諱。魏小崗表示,詞典編輯者其實知道“同志”一詞如今的雙重含義,但還是拒絕把新的含義收入辭典。他認為這種做法已經接近歧視的定義。他表示,大部分市民也知道這個詞的雙重定義,將新定義收入辭典也許會有助於將同性戀看作是正常行為。魏小崗最後評論說,編寫詞典的人都是知識分子,但是知識水平並不是思想開放的同義詞。

深圳―中國的新面孔

財經報刊《回聲報》的暑期專題周二特別報道深圳在中國對外開放努力中的作用。這篇佔據一整版篇幅的文章標題是:深圳―中國的新面孔。文章回顧了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起源。指出,日本明治維新的成績啟發了鄧小平。1978年,剛剛復出政壇的鄧小平堅信中國必須對外開放,借鑒美歐盛行、而亞洲四小龍已經成功實踐了的思想和方法,但又不放棄共產黨的領導。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挑戰,但中國戰勝了這個挑戰,1979年設立的深圳特別經濟區就是集中體現。深圳只是一系列特區的開始,但深圳更是鄧小平期待的新中國的象徵。

文章仔細回顧了深圳特區設想與實踐的發展過程,指出,當時,中國領導人決定大規模發展紡織業,倒不是想讓中國紡織品湧入世界,而首先是要像亞洲四小龍那樣,推動發展輕工業,既滿足人民需要,也向國民傳達一個強有力的信號,為其他改革鋪路,這才是鄧小平的首要目標。文章寫到,中國領導人當時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想以工業為武器去征服世界,是受中國龐大市場的誘惑以及不斷追求降低成本的西方,讓幅員遼闊的中央帝國變成了世界工廠。1978年6月至9月間,中國領導人決定設立特別經濟區,目的是發展出口產業,既向世界明確宣示中國政府的新路線,也吸引外資流入。

文章強調了習仲勳在深圳特區建設中的作用,指出,最初,鄧小平希望在深圳發展現代化農業,將剩餘農產品出口至香港,但是,習仲勳在多位其他官員的支持下,認為應當放棄農業,走工業道路。……一個原本以出口農產品為主的地區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吸引外國投資的龐大計畫。1979年4月,習仲勳在與鄧小平長談之後,又為深圳特區爭得了廣泛的自主權,制定了一系列方便外國企業建廠的措施。正是這些措施使得特區得以起飛。

文章在結束時寫到,1979年時,深圳居民只有兩萬,1993年時這裡已經是人口三百萬的城市。二十一世紀初,這裡人口達到一千萬。不到二十年,中國政府就賭贏了向世界開放的挑戰,由此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經濟起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