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日釣魚島之爭

中國媒體:日本採取強硬路線將需謹慎行事

上周香港保釣人士被日本當局扣押遣返後,引發兩岸三地民眾的反日情緒。周日,日本右派人士又登上釣魚島,更令民眾群情激憤,中國多座城市爆發反日遊行。日本周一表示中國是日本最重要的外交夥伴,這是日本政府發言人在一個記者會宣布的。法新社指出,在釣魚島領土主權爭執日趨激烈之際,日本此舉是為了和緩緊張的外交關係,安撫中國。同一天,中國官方媒體則警告日本說,日本右翼人士周日登上和中國有主權之爭的釣魚台島,是對中國人民的“侮辱”,採取強硬路線的東京將需要謹慎行事。

廣告

法新社報道說中國的《環球時報》在社論中寫道:日本目前正在與中國的關係中的建立一睹新的壁壘。日本侵略者和他們的政府似乎決心凍結中日關係。社論警告,不願意發生軍事衝突,不意味着中國懼怕戰爭解決。只要日本出動自衛隊,中國動用海軍就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日本決定同時撤換駐中、美、韓,三國大使

日本政府已經決定撤換駐中國、美國和韓國的大使。日本在同一時間更換這三個重要國家的大使,實屬罕見。

因反對東京都政府購買釣魚台島,首位以民間人士身份出任日本駐華大使的丹羽宇一郎將出席9月29日舉行的日中建交紀念活動,之後估計在10月卸任,由內定60歲的外務省審議官(次長級)西宮伸一接任。

另外,中央社援引日本媒體的報道說:新任駐韓大使內定任用59歲的外務審議官別所浩郎。他於1975年進入外務省,在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政時,擔任首相事務秘書官,也擔任過綜合外交政策局長等職務。因日前韓國總統李明博登竹島(韓國稱「獨島」),日韓關係急速冷卻,有待改善。這次日本政府駐外大使的人事更動,預定在9月8日國會院會結束後,由內閣會議正式決定。

針對日本政府的決定,中國學者王勇認為,日本此舉迫於國內政治壓力,但是並不意味未來對外政策會更加強硬。

王勇對中央社表示,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民意支持度下滑,在野黨展開政治鬥爭,例如石原慎太郎在中日關係正常化四十周年炒作釣魚台事件,其背後都有政治因素。撤換駐華大使不過是為了給在野黨一個交代。王勇認為,日本與中國有釣魚台主權爭議,與韓國、俄羅斯也各有島嶼主權爭議,日本應會避免對外過於強硬,而使中、韓、俄形成統一戰線,更何況日本與中、韓之間的經濟利益龐大。不過,王勇也指出,如果日本改變態度,對中、韓兩國採取強硬作法,也代表日本外交政策將向美傾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