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默克爾訪華

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與溫家寶會晤

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談上,中國總理溫家寶表示,全球經濟放緩與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對世界的影響愈來愈嚴重。作為兩大經濟體與戰略夥伴,中國與德國應該共同努力提振國際信心與解決困難。

2012年8月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與溫家寶會晤
2012年8月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與溫家寶會晤
廣告

半年內第二度出訪中國的德國總理總理默克爾抵達北京,開始她訪華的第一天行程。法新社北京電稿指出,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默克爾舉行會談,並共同主持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德中兩國之間的這種模式始於去年,在此之前也僅限於德國和其最親密的歐洲夥伴國之間,這也是兩國關係改善的標誌。據報道,會談中,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的總理默克爾首先希望緩解中國有關歐債問題的擔憂。

分析指出,半年內默克爾兩度訪華,這意味着中國認為德國在解決歐元區危機上,扮演關鍵的角色。也難怪,溫家寶再度呼籲,在歐債問題上,德國要採取實際行動。

稍後,溫家寶還說,雖然中國對歐元區經濟與歐債危機惡化感到擔憂,但中國將繼續鼓勵中國企業赴歐投資設廠,同時也希望歐方秉持公平原則,為中國投資創造條件。中國出口受到歐洲需求下降,導致中國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成長模式,受到嚴峻的考驗,法新社還引述了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宋濤發表在英文版《中國日報》的言論稱,作為兩大經濟體,中國將和德國一起努力克服歐債危機。

德國是中國最大的歐洲貿易夥伴,歐洲出口到中國的貨物,德國就佔了一半。但受到歐債危機衝擊,據路透社此前的數據,中國今年7月對歐盟出口29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6.6%;中國和歐盟7月進出口總額480億美元,年減8.9%。法新社也指出,中國和德國2011年雙邊貿易規模169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18.9%。這使得中德兩國加強經貿合作意義重大。

法新社指出,默克爾法華的目的,重心雖然擺在經濟,不過,據德國政府的消息,她也將同中國領導人討論人權與西藏問題,頗受爭議的反中國太陽能傾銷,以及近來德國記者抱怨在華採訪時遭困難等議題,但,一般相信,這些話題不會影響到兩國政府磋商會議的良好氣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