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勞工

學者公開信抗議深圳官方打壓勞工NGO

二十多名中國學者、媒體人和律師9月9日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教授 王江松執筆的《關於培育發展勞工NGO致廣東省委省政府及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公開信》上聯署,抗議深圳官方打壓勞工NGO。公開信介紹,從今年2月份開始,十餘家勞工NGO先後遭多個深圳基層政府職能部門(工商、稅務、安監、消防、社保、房管所、勞動監察大隊等)上門檢查。 

公開信提出,當前,在以新生代農民工為主體的龐大的工人群體的極為緊迫的維權和其他需要與現有工會組織所能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
公開信提出,當前,在以新生代農民工為主體的龐大的工人群體的極為緊迫的維權和其他需要與現有工會組織所能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 路透社
廣告

公開信介紹,包括春風勞動爭議服務部、圓典工友服務部、打工者中心、青草工友服務部、時代女工服務部、手牽手工友活動室、小小草工友家園等在內的十餘家勞工NGO先後遭多個深圳基層政府職能部門(工商、稅務、安監、消防、社保、房管所、勞動監察大隊等)上門檢查。

緊接着是房東以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提前解除租房合同,要求搬遷,甚至出現暴力逼遷,而警察認為是租賃糾紛,不予制止和立案。近日幾家NGO到市委上訪,又遭警察驅散。

這些組織多年來致力於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職業安全培訓、心理諮詢、文化藝術娛樂、法律宣傳和諮詢等社會服務,於今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

根據財新網的報道,上述受到影響的NGO絕大多數都接受國際勞工NGO的資金支持,同時為了堅持NGO的獨立性,不願與政府或工會合作。“維穩”可能是他們受到打壓的直接原因。

對此,公開信聯署人認為,如有勞工NGO違法違規,大可依法處置,無正當理由和法律依據妄加處置且手段拙劣,豈是一級政府應有的作為?

公開信提出,當前,在以新生代農民工為主體的龐大的工人群體的極為緊迫的維權和其他需要與現有工會組織所能提供的服務之間,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勞工NGO承擔了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攬的社會責任,化解了大量勞資衝突,為處於弱勢地位的工人們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服務;它們的民間性、草根性、公益性和非盈利性,使它們具有政府和行政化工會不具有的特殊優勢。

今年的廣東省連續發生的增城和古巷群體性事件,公開信據此認為,新一代農民工對公共服務的訴求已越來越強烈,如果缺乏勞工NGO在政府與弱勢群體之間的溝通,一旦發生勞資糾紛或工潮,政府很難找到理性談判的對象和途徑。散沙般的民眾因無力維護自身權利,極易受形勢所迫而出現暴力行為,最終破壞的是整個社會結構。

公開信則稱,判斷勞工NGO是否合理合法,不能由政府和工會單方面認定,政府和工會不能先驗地制定出一個“接觸、利用、改造”的方針,對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利用、保護和鼓勵,對不太適合自己口味的就改造、打壓和取締。

公開信最後建議,“儘快組織由政府、工會、僱主方、勞動者和民間勞工組織、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參與的調研和討論,在此基礎上由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和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有關勞工NGO的管理條例”,並“以此作為規範和管理它們的唯一依據”。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