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香港民主派未從不滿中獲利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各大報關注中國築起的文章繁多:回聲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登中國如何在歐洲如饑似渴地投資的文章,強調中國在歐洲收購的項目佔百分之九十;中國八月份的進口及其工業生產成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費加羅經濟副刊說,中國  世界的火車頭氣喘籲籲;費加羅還就“外國投資商把四川成都當成新的搖錢樹”撰文;世界報就“北京在改善礦井安全問題上舉步維艱”發表文章;世界報和費加羅均對香港立法選舉發表分析與評述。

廣告

世界報常駐香港記者弗洛倫絲德常吉的文章圍繞香港民主陣營未能從反政府運動中獲利展開。上周日(九月九日)有百分之五十三投票率的香港立法選舉被香港特首梁振英評論為“成功”。一直受到香港人抗議的香港頭號人物梁振英坦誠此次立法選舉投票踴躍與最近圍繞愛國主義教育而引起的強烈爭議有關。香港反洗腦運動,其中還夾雜着絕食抗洗腦運動持續了十天之久,在香港立法選舉投票前一天,香港政府改變了立場,由各個學校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問題上自由選擇。

在本屆立法會當中,香港在野的民主黨票數有所增加,但是在香港立法會中仍佔少數,費加羅署名西西德拉蓋利維耶地同仁發自香港的文章強調指出,在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北京仍然控制着香港。正值香港問題專家預言香港“民主派”將有歷史性的突破之際,香港立法選舉結果卻潑了一盆冷水。

香港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莊嚴地聲明對選舉結果不佳負全部責任並宣布辭去黨的領袖職務。上星期天,三百五十萬香港公民中參加立法選舉投票的百分比為五十三個百分點,比四年前高出近八個百分點。

世界報和費加羅報文章都強調指出,這是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以後,四年一屆的香港立法會首次一半以上的成員通過直選產生。這一投票改革被視為是朝“直接普選”邁進的一個階段,這也是北京當局曾經香港回歸時向英國所作的許諾。這次立法直選的三十五位代表中,有十八人屬於民主黨派人士,而在大選民選舉的三十個席位當中,民主黨派只佔六席,構成二十四比四十一的陣勢。

儘管如此,費加羅結論道,香港在野的民主黨派在通過地方法案時仍有足夠否決的席位,在面對無論是對亞洲金融位置中的政治,還是媒體或大學,北京影響都日益加大的情況之下,這一權利被港人視為至關重要。

世界報文章最後分析認為,分離和渙散的香港民主黨反對派在選舉中不善於從港人目前不滿的許多問題中汲取優勢,但是至少獲得了足夠的席位以便在香港基本法的修改當中使用否決權。

此外,法國總統奧朗德本星期一(九月十日)晚間電視講話中所宣布的提高稅收以及推行嚴謹政策佔據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位置,費加羅關懷中產階級的腰包;回聲報聚焦提高稅收和嚴謹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危險;巴黎人報現實地國家所需的一百億歐元從何處節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