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網民搞行為藝術送北京人大學牌匾給北大遭拘留

9月10號上午,一位來自河南的90後青年程帥帥在北大西門搞行為藝術,準備將一塊寫有“北京人大學”的新校牌送給北京大學,意指北大招錄本地學生過多,已經成為“北京人的大學”。希望有更多的公民行動起來,向這種教育不公平說“不”。隨後,警方便以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為名,將他在海淀派出所拘留了8個小時之後,又將其遣返回家鄉河南新蔡拘留所繼續接受“訓誡”。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都對程帥帥表示聲援,認為他只是表達了對教育不公平的看法,何必要這樣?還有網友認為北大“缺少氣度”。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 網絡照片
廣告

對此,有評論反問道:說北大是“北京人的大學”,難道錯了嗎?從事實上看,並沒有錯。與世界上絕大多數知名大學的開放性不同,北京大學確實是一個地域特點最強不過的“地方院校”。眾所周知,哈佛大學並非只辦給麻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大學並非只辦給賓夕法尼亞州,牛津大學並非只辦給牛津,芝加哥大學並非只辦給芝加哥,普林斯頓大學並非只辦給普林斯頓……這些世界名校的招生充分開放,公平地面向美英本國乃至世界。

四川在線作者張培元的文章說,生源的多元化,不僅彰顯教育公平,同時也使這些大學始終保持了較高的創新能力。 然而我們的北京大學,卻差不多是為北京一個城市辦的  以今年高考為例,在只有7.3萬考生的北京,北大計畫招錄人數為614人。而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山東、四川、安徽、湖北、河北,參加高考人數為北京市的45.5倍,北大在6省計畫招生的總人數為409人,遠不及北京一地招生人數。

有數據顯示,由於北京的高考分數線偏低,北京當地學生考上北大的幾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廣東考生的是37.5倍,是貴州考生的35.4倍,也是河南考生的28倍(北大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其研究課題“大學招生與憲法平等”中所得結論)。北大辦成了“北京人的大學”,這幾乎早已成了“皇帝的新裝”,全國人民都知道。對此,儘管近年來各界有識之士不斷抨擊,但北大高層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予回應。此次,又以粗暴方式對待上述河南網友的行為藝術,暴露的只是一個學術衙門摸不得的老虎屁股,令人感到可笑、可憎又可惡。

此外,已經回到家鄉的程帥帥告訴《河南商報》的記者,“他們(海淀警方)把我當成了上訪人員,讓我寫保證書,還說再去就會依法處理我。”程帥帥又說,他在北京時,住處附近有很多中學,“我看到他們發布的榜單,今年北京文科一本線只有495分,按照這個分數,我第一年高考就能上一本了”。如今,經歷了兩年的復讀,我也只能考上一個三本院校。程帥帥強調說,這次行為藝術希望能夠引起社會關注,我也想藉此為廣大河南考生做點事兒,希望能夠早日消除這種高考戶籍歧視。

另據大河網的報道,9月11日,又有來自河南的幾個學生,來到位於北京西單附近的教育部,給教育部部長送鴨梨,“希望幫他們分擔壓力,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提高外省錄取比例。”結果鴨梨被委婉拒絕。

北京周西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專稿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