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國際觀察家懷疑中共對釣魚台會“玩真的”

發表時間:

9月10日日本政府實施釣魚島“國有化”,對中日關係造成巨大衝擊。中國各地反日遊行一浪高一浪,中日之間必有一戰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最近中日關係的分析評論。

廣告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薛理泰的評論稱: “過去60餘年以來,中國軍方處理國際危機時,有一個傳統的準則,即遵循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決不啟釁。可是,一旦北京得出戰爭不可避免的結論,則重視這條戰略方針的‘積極’層面的作用,先發制人了。換言之,亦即‘打一場小規模的戰爭以避免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或者‘打一場中小規模的戰爭以避免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從釣魚島爭端的演變趨勢看來,北京多半已經認為,設若處理釣魚島爭端不當,則在中國周邊地區尤其是南中國海海域的爭端中,可能會產生負面的連鎖反應。如此,是可忍孰不可忍?與其日後徒呼荷荷,不如眼前表現得強硬一些。”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中國加強在釣魚島12海里內執法,意味着將與日本海上保安力量發生摩擦。”“中日激烈摩擦預示着高強度的地緣政治風險,也有可能對兩國經濟都造成一定傷害。但中國社會對這場對日鬥爭的支持度極高,中國作為被挑戰者的復仇士氣,大大高於日本社會做了挑釁之後有些惴惴不安的士氣。”“中國的海空軍及二炮部隊都應加強戰備,對日本自衛隊保持強大威懾。如果日本動用自衛隊,中國就堅決奉陪,與日本在釣魚島軍事對抗。”

北京《環球時報》署名湯志成的評論稱:“試想,如果在日本反覆挑釁下,二炮向釣魚島發射一枚常規導彈,日本政府將如何應對?充其量就是做做樣子,封鎖釣魚島!進一步假定,日本自衛隊有能力且膽敢向中國大陸發起海空攻擊,則第二炮兵攜帶常規彈頭的DF-21C、CJ-10導彈就會‘按圖索驥’地砸向日本列島,”“為一個已實際控制的無人小島而使本土關鍵目標置於導彈威脅之下,日本似乎有點得不償失。”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宋魯鄭的評論稱:“可以說,現在中國有和日本攤牌的實力,但並不是攤牌的最有利時機。如果這個時候攤牌,中國付出的一個代價可能是將不得不中斷我們已經進行了三十多年的現代化。應該說,釣魚島風波至今,中日雙方都強化了自己的主權。日本是通過國有化,中國則是首次公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線以及進行釣魚島的天氣預報。這兩個動作過去是不可能做的。但在危機中,做了也就做了。特別是公布領海基線意味着任何國外船隻要經過此地必須由中國許可, 這也意味着中國不再承認這些島嶼存在主權爭議,而是明確中國對其擁有主權。”

台灣《中華日報》的社論稱:“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中方不會容忍任何侵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但國際觀察家懷疑中共對釣魚台會‘玩真的’,理由有二:其一、中共建政以來,對釣魚台並不重視。”“其二、中共面臨接班問題,內定接班領導人習近平在釣魚颱風雲詭譎之際‘神隱’了十四天,引起國際關注。他‘神隱’所投射出的疑慮,北京無論如何解說,恐怕都難以消除。”

香港《太陽報》“華夏透視”的評論稱:“目前中日角逐異常激烈,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之後,雙方衝突一觸即發,兩國民意對立情緒更是日益上漲。問題是,此時中日雙方都沒有做好戰爭準備,為了應對本國沸騰的民意,兩國政府一方面公開叫囂備戰,誓言‘寸步不退’,但另一方面又暗中妥協,尋找下台階。中國海監船遲到早退,裝模作樣宣示主權便打道回國,而日本巡邏船也‘克制忍讓’,目送中國海監船來去自由。然而,這種默契對中國而言是恥辱和失敗,不僅沒有改變日本‘國有化’釣魚島的結果,也沒有扭轉日本對釣魚島的控制權,一旦中國老百姓發現真相,北京將更加難堪,甚至引火燒身,被視作晚清政府還魂。”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