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動向

後胡時代的美中關係

發表時間:

雖然中共因為權鬥白熱化導致18大召開時間至今未宣布,但美國的媒體、學者已經開始討論後胡錦濤時代的美中關係。最近,美國外關係協會所屬的《外交事務》雜誌刊登了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學者黎安友和施道安合著的文章《中國如何看待美國》。

廣告

在該雜誌對黎安友教授進行電視訪問時他表示,18大權力交接就美中關係而言,最重要的變化是在中國的對美外交政策方面。黎安友解釋說,不是說習近平時代的對美外交政策會出現突變,而是會更強硬。他說:“中國的對美政策還會延續,但是在捍衛中國國家利益方面會更加堅定,因為他們非常自信,他們是崛起的大國,經濟和國際影響力都在增長。”

作為紅二代的習近平和作為共青團派掌門人的胡錦濤,成長經歷不同,處事作風不一樣,在政策領域必然留下各自的烙印。黎安友在談到對習近平的印象時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很堅定的人,覺得‘我們中國必須強大’。”黎安友說,過去幾年裡,中國在南中國海很活躍地加強巡邏,堅定地主張南海島嶼的主權所有,他認為“這一政策已經反映了習近平的影響力,不是他反對領導層中其他不同聲音,而是他在這一政策領域中起了領導作用。”黎安友認為,圍繞中國在一些島嶼  在東海與日本、在南海跟東南亞國家  的爭端,在後胡或習近平時代,人們將看到中國在這些領域繼續其強硬的立場。

其實,坊間已經有不少眼光敏銳的觀察家呼應了黎安友的看法。網絡聞名遐邇的作家蘆笛在《中國即將從輔導員時代進入紅衛兵時代?》一文中,分析了9月15、16日中國反日遊行中出現的暴力現象,認為這“不是老江那種‘解放’前的大學生的作派,也不是胡錦濤那種謹小慎微的政治輔導員的作派。”而“確確實實是紅衛兵作派。”該文贊成旅居美國的民運人士萬潤南的判斷:“這是小習主導所為,預計紅衛兵一代要開始折騰了。”

蘆笛分析說,“一個人在年輕時代受到的強刺激,會影響他終生的行為。哪怕是受迫害的高幹的子女如薄熙來與習近平者,其人生最初的對‘搞政治’的感性與理性認識,也都是從文革的暴民運動里來的。” “因此,根據這‘政治DNA’或‘政治指紋‘來判斷,我黨這次大動作很可能就是‘以小習為主導。”也許這一推論,但如果從習近平復出後與美國國防部長會面時厲聲譴責日本的措辭“懸崖勒馬”、“鬧劇”觀之,是否可印證出些許與蘆笛判斷的吻合之處呢?

聯繫習近平最近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兩周的謎團,引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人士的話說,他的消失既有身體原因也有政治原因,可能是,“生了一些小毛病,但因為他十分討厭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不願意給這位即將下台的傲慢政客留任何面子,於是小病大養。”不管這種分析有無道理,至少是試圖對我們已知事實做了一種看似合理的推測。

關於即將下台的胡錦濤在其最後4年與奧巴馬政府的相處之道,最近紐約時報有馬克•蘭德勒寫的題為《奧巴馬對華政策的轉變》的報道。報道透露了一些奧巴馬與胡錦濤打交道的細節。奧巴馬一上台企圖對北京示好,拒絕會晤達賴喇嘛,但未受小心謹慎的胡錦濤的善意回應。相反,奧巴馬首訪中國時被多方約束,他的演講都不予在央視轉播。報道說,奧巴馬的示好反而換來中國在氣候變化、伊朗等問題上一拖再拖,而在南海領土主張問題上中國卻欺負鄰國。這時奧巴馬相信,展示強硬的時機到了。文章說,到2010年11月,奧巴馬終於忍無可忍,在韓國首爾與胡錦濤會面後,提出警告,如果中國不採取更多措施來遏制朝鮮的好戰行為,美國將向中國附近海域派駐戰艦。文章以“那位平和無趣、照本宣科的中國領導人”形容胡錦濤,說奧巴馬跟他有“五六次拘謹的會晤之後”,這位輔導員似乎首次領悟了奧巴馬的意思,趕快派遣了一名高級外交官前往朝鮮,對該國領導人金正日施壓。之後,美方的強硬反而理順了美中關係。

現在木納拘謹的領導人就要下台了,有紅衛兵“DNA”的領導人要當家了,美中間的僵局是否就要出現,建設性的關係還能維持嗎?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