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北京避免引進危機

發表時間:

西方經濟學家對持續不下的危機束手無策,而相比之下的中國卻彷彿沒有偏離近二十年從成功走向成功的軌道,中國手中握有王牌,主要可能是握有如何避免先進經濟體的弊病辦法使之信心十足。但如今中國可能面臨一個充滿不定數的階段,首先是整個大環境糟糕。人們已經習慣中國國民總產值以兩位數的百分點的速度騰飛,但是二零一二年卻要回落到百分之七;中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成品出口與往年相比將會減半,就此經濟學家米斯特拉爾發表在回聲報的文章圍繞“中國的不確定因素”展開。

廣告

人們在二零零九年曾經目睹中國如何依賴國際貿易,那一年的國際貿易停滯不前,美國和歐洲的訂單銳減,又正是在這一年,中國推出大規模重振經濟計畫,眼下的衝擊相對小,但問題並非因此而輕而易舉。

實際上,從中長期的軌跡看起來,中國幾年以來已經就改變經濟增長方向的必要性達成相當廣泛的共識,被認為是中國走向建立在服務領域的發展基礎之上,並且考慮到環保目標,內需起積極作用的模式的轉折點。這種重大變化在中國不頒布相關的政令,問題是西方世界的危機導致中國的這一雄心壯志脫軌,而為避免“引進西方經濟危機”干擾中國,中國開始拿出久經考驗的傳統工具,也就是大量投資並且重操“中央計畫經濟”的辦法。

重操“中央計畫經濟”的效果則各處可見:國家企業,地方和國家大銀行向高速鐵路線、高速公路以及房地產等項目投資。而付出的代價則是着手十年的改革運動開始倒退,人們曾期待擴大市場的作用,並逐漸重視私營領域。改革運動受阻,改變經濟增長模式方向的挑戰依然存在,這一挑戰在政治環境中也一樣存在。

眾所周知,經濟學家米斯特拉爾繼續寫道,中國實際上處於一個重大的政治變化關頭,召開在即的中共十八大上將更換中國黨政領導人,這一籌備已久的過渡,哪怕有關籌備完全處於保密之中,仍然凸現了經常被低估的變化規模:中國政治生活發生變化,擁有七千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最高層內部的權勢、派系激烈鬥爭,經濟利益與地方利益以及意識形態等相互的撞擊。

外部從中共高層內部的鬥爭看到的只是某些支離破碎的細節,今年年初中國政壇上倒台的“紅色太子”薄熙來就是一個很說明問題的例子。對新生的中國政治生活如何組成,政治學家很難達成一致的意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面對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挑戰,決定性的選擇不可能永遠一拖再拖下去,而不久在北京舉行的中共黨代會很快讓人腦海里只剩下新上任的黨政領導人,到那時,中國經濟新經驗即將開始。

法國十字架報中共十八大舉行前夕推出的五個系列專訪今天的主人公是法國華人女作家關鍵女士,關鍵的作品講述在法國生活的中國人儘管酷愛家鄉,卻選擇了遠離中國之路。

今天法國各大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主要圍繞超過心理大關的法國三百萬失業人口以及對法國手球冠軍隊的幾位隊員涉嫌捲入球賽前因賭注作弊醜聞的司法調查這兩件法國人生活的大事展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