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大陸/台灣

台灣爆發向中國讓步以換取加入WTO內幕

台灣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是否曾因中國的壓力在主權問題上做了大幅讓步?由於最近馬英九總統指派前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出任台灣駐WTO大使,使這件「犧牲國家主權,換取加入WTO」的內幕首度浮上檯面。

廣告

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在公元兩千年上任後,賴幸媛以綠營身分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並於2001年出任台灣申請加入WTO的政治協商主談代表,透過三位美國官員,間接和大陸的代表龍永圖打交道,當時龍永圖提出五項政治條件。

一、在台灣的入會文件中接受一國兩制,也就是台灣港澳化;二、在入會文件中承認台灣不是主權國家;三、入會後台灣的WTO代表及相關官員的頭銜不能有主權意涵;四、台灣不能主辦部長級會議;五、除了經貿部長外,其他部長都不能出席WTO會議。

如今國民黨立委丁守中指控,當時賴幸媛只守住第一項,其他四項都屈服於對岸,直到2003年2月,中共又向WTO秘書處抗議,要把台灣的「常駐代表團」名稱改為「常任代表辦公室」,當時台灣駐WTO大使顏慶章才發現,賴幸媛早已在工作小組報告中作出「去主權化」的讓步,行為喪權辱國,不適合擔任駐WTO大使。

賴幸媛則反駁說,2001年台灣入會前夕,中國大陸堅持台灣必須港澳化,但經過她全力爭取,台灣以「完全且平等」的會員資格入會,避免被港澳化。

接着她把矛頭對準台灣前駐 WTO大使顏慶章,她說,在大陸壓力下,2003年2月,WTO秘書長蘇帕猜向顏慶章提出前述五點要求,要求更改台灣具有主權意涵的各項權益,顏慶章發電報建議扁政府接受,但扁政府不願讓步,經過她拜訪幾十位各國駐台代表,又在三個月內拜會了二十多國駐WTO代表團代表,才阻止了WTO秘書長蘇帕猜的圖謀。

賴幸媛建議台灣的監察院介入調查,追究2003年蘇帕猜向台灣施壓案中,台灣失職官員的責任。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