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軍事

中國核威懾打擊能力再成關注焦點

法新社11月9日周五發自華盛頓的報導說,美國的一份報告草案認為,隨着新式潛艇和新式導彈進入裝備,中國正在首次獲得有效海洋核威懾力的進程中,但中國的核武政策與核武規模仍被謎團所籠罩。法新社說,這一年度性的報告草案由美國的一個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草擬,按計畫將於下周三正式遞交美國國會。但法新社周五就已獲得了這一報告草案。

Un modèle de véhicule lance-missile chinois
Un modèle de véhicule lance-missile chinois DR
廣告

報告草案中認為,中國即將獲得由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空投核彈組成的三位一體有效核打擊能力。草案稱,在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只擁有象徵性的海洋核威懾能力,但這種情況將很快發生改變。中國預計要建造五艘新一代的晉級核潛艇(classe Jin),其中兩艘已經交付海軍。這些新型潛艇應該會裝備新式的潛射“巨浪-2”型洲際彈道導彈(JL-2)。這種新式彈道導彈可能將在未來兩年開始部署。

法新社指出,中國在1964年成為核大國以來,核威懾力主要依靠五十枚至七十五枚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中國持續在進行核武現代化,尤其發展誘惑與干擾措施。美國科學家聯合會(FAS)在報告草案還提到,中國同時擁有近二十架具有投擲核彈能力的戰略轟炸機。

另有媒體在相關報道中提到,同樣是根據來自這一得到美國國會授權的委員會起草的報告內容,在最初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唯獨中國還在擴充核威懾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