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周末文摘

官滿為患的歷史輪迴

發表時間:

民主人士黃炎培,認為中國歷史的王朝,“其興也勃焉,也亡也忽焉”,總結出有名的王朝興衰周期率。網上的《公民月刊》刊出文章:官滿為患的歷史輪迴。

廣告

文章說,這個歷史周期率中的一個突出現象,也被另 外的歷史學家關注,並總結為王朝中期賦稅暴增、官吏暴增等規律。當然,此外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規律是,王朝皇親國戚和天潢貴胄人數的暴增。而一旦賦稅、官 吏和天潢貴胄暴增,其結果必然是人們負擔的暴增。不堪重負的王朝不能維持,就倒台完蛋了。一個新的王朝在舊王朝的廢墟上重新建立,重新演繹舊王朝“其興也 勃焉,也亡也忽焉”的悲喜劇。

歷史上“官滿為患”的王朝,最典型的當屬宋元明。北宋建立不久,冗官就已經成為一大包袱。司馬光就說,他那時的官吏 已經是北宋最初建立時的十倍,而這時候距北宋建立才100年。到了南宋,冗官更為嚴重。有人說,北宋時期以320餘郡的財賦,供養一萬多人的文官,而到了 南宋,則以國土淪喪後的100餘郡的財賦,供養二萬四千多官員。和宋朝一樣,明朝也經歷了官員人數由少到多的膨脹歷程,到了明朝中後期,文武官員的人數比 起開國之初增加4-8倍。

文章認為,官多了,養官的費用就多了,向老百姓徵收的賦稅自然多了。北宋大臣韓忠彥在元豐時給皇帝上書說:“今歲出之數,多於所 入,故國計不足。臣竊計之,凡文武百官宗室之費,加倍於皇祐,而四倍於景德。三班常選吏胥之數則又過之。”宋朝的元豐年間距離皇祐年間,時間過去是二三十 年,而朝廷用於養活百官宗室的費用,已增加了一倍;元豐距離景德也不過80年,養官費用卻增加了4倍。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時期,大臣張克公也說,“今官較之 元祐,已多10倍,國用安得不乏!”當時距離元祐,也不過三四十年的時間,官數竟然擴張十倍。南宋時期,一個叫做方岳的人指出:“今東南亦非祖宗之東南 矣!而兵食之費十倍於昔,吏祿之費百倍於昔,只此二事難於支吾。”這裡所說的十倍和百倍,或許有些誇張,但在此期間官吏官俸爆髮式增長,大概沒有什麼疑 問。

官多,是要浪費國庫資財,但還遠不止此。從整個社會來說,冗官過多,還有更大的隱性問題,這就是官員太多導致的爭權奪利,扯皮內耗,以及機構 膨脹帶來的權力擴張,既造成政府管理的無效率也摧殘社會經濟和公眾生活。俗話說,無事生非。當官員太多而無所事事的時候,他們不是內耗,就是將權力之手伸 向社會,干涉社會秩序,甚至通過管制而尋租自肥。政府對於官員過剩最常見的解決之道是,在正常機構之外不斷設置新的機構,以安排人員。宋朝的黃震,曾做廣 德軍通判。他記載說,當時在正式機構通判廳外,還有一個添差通判廳。這個機構純粹是疊屋架床的贅疣,毫無必要,只不過是方便無所事事的官員魚肉搜刮百姓而 已。這個機構沒有什麼正規經費來源,無非是靠一群冗官千方百計巧立名目魚肉搜刮百姓過日子。黃震認為這樣的機構和官員毫無必要,建議裁撤,卻根本不能如 願。

冗官是浪費和腐敗的溫床,古代有識之士不斷呼籲進行改革,裁撤冗員,以減輕百姓負擔,克服財政危機。據學者王子今先生研究統計,在元朝80 年左右的統治期間,罷冗官的
舉措有43起,幾乎每一代皇帝都有裁撤冗員的指令,其中元世祖在17年中進行了19起。但最終冗員如故。元武宗曾經放恨話說: “去歲中書省奏,諸司官員遵大德十年定製,濫者汰之。今聞員冗如故,有不以聞而徑之任者,有旨不奏而擅令之任及之任者,並逮捕之,朕不輕釋。”這樣的威脅 顯得無奈又無力。同樣,明朝的皇帝也發起過11次“汰冗官”的政治運動。

冗官太多,只是因為當官的好處太多,吸引了社會上很多人擠入官場撈好處。 而裁汰冗官則要砸掉官員的飯碗,遇到官員的抵抗是不言而喻的事。宋仁宗景祐三年詔令禦史中丞杜衍裁汰三司冗吏,結果有吏員500餘人到宰相府第請願,又到 杜衍住所“詬詈,亂擲瓦礫”,雖然首要人物被處置,但是裁員計畫也夭折。顯然,靠官僚機構自身,是無法克服官滿為患這個政治癌症的。既然皇權政治下無法自 我消腫,那麼,最終只有皇朝垮台,開始新的輪迴,才能暫時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公民》還刊出李英強的文章:用開放的社會行動來應對教育危機
文章說,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各種教育災難,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家庭到社會,無數家長在傷心嘆息,無數青年在迷惘彷徨……很多人都在說:大環境如此,大家都一樣,沒辦法呀!
果真沒有辦法么?
文章認為,教育的核心功能並不複雜,無非是幫助和促進身體、心智、靈魂的發育和成長。從通俗的角度來說是“德、智、體”。
體制化的教育,重在應試,號稱重視智育,實際上連智力發展的規律都沒有搞清楚,只是用一套粗暴野蠻的方法搞“優勝劣汰”  實際上是“八股文取士”的現代翻版。再粗暴野蠻的方法,智力佔優的部分人總能在既定規則下“脫穎而出”,這使得它貌似還有一定的合理性。

體制化的教育,在真正的體育教育上是無所作為的,在德育方面甚至起到的是副作用。 丟掉了幻想,才能開始真正的思考。有了清晰的認識,才能有理性的行動。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