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畫家岳敏君作品在巴黎展出

岳敏君是二十年來堅持以大笑來回應中國現實社會的現代藝術家。他通過創作不斷地探索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岳敏君標誌性的“笑臉”已經成為一種藝術符號,以岳敏君為代表的“頑世現實主義:無疑帶着對時代的嘲諷和戲謔,其中又隱藏着一種既虛弱又頑固的內力。法國巴黎“卡地亞現代藝術基金會”從11月14日開始展出中國畫家岳敏君系列作品。展覽將持續到2013年3月17日。

中國畫家岳敏君和他的作品
中國畫家岳敏君和他的作品 DR
廣告

在開展前一天,岳敏君接受了法新社的專訪。他對法國記者說:“我作品中大笑的臉龐內隱藏着悲情和痛苦”。岳敏君說:我畫笑臉是因為我感受到了人間中的悲哀。我使用漫畫的手法來表達的是悲慘的事情。

法國記者問他:“悲情從何而來呢?”岳敏君回答說:“我從生活中體悟到這種悲情。同時,這種悲情也來自社會飛速發展,我對環境遭受破壞的感受。”

生於1962年的岳敏君小時經歷了顛沛流離的童年。原本湖南籍的岳敏君生於大慶,“一個方圓幾公里內沒有人煙、到處是鑽桿的石油之城。”因父母工作變動,他小時候遷轉了好幾個地方,“四歲時全家轉戰江漢油田,小學時回到湖南,兩年後隨着中國石油對科學技術知識的需求,以及石油勘探開 發研究院的成立,我們一家人又來到北京……” “社會混亂、體制缺失、教育停滯,高中畢業後我被送到天津海洋石油,工作就是在海上鑽井平台……”。
重新選擇考大學之後,他就讀於河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用他自己的話說,美術系使得他“從此走入通向藝術的遙遙無期之路”。

2006年至2007年,中國概念走紅國際藝術市場的時候,他和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一起在世界頂級展覽上叱詫風雲。

岳敏君的《處決》一作品在倫敦蘇富比(Sotheby's)拍賣出3百74萬歐元的高價。2008年香港佳士得,岳敏君的《轟轟》以5408.75萬港元(4811.62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造了個人最高拍賣紀錄。

2006年3月,蘇富比紐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中,中國新油畫的身影第一次完整亮相世界拍賣市場,岳敏君的《笑臉》系列、張曉剛的《大家庭》系 列、方力鈞的《光頭》系列以及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等。隨着蘇富比紐約“亞洲當代藝術”專場的落槌,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被冠以中國當代藝術 “四大天王”的名號。

中國畫家岳敏君在接受法新社記者採訪時詼諧地說:“我作品中的主人翁如果是粉紅色的時候,他們都是在陽光下非常健康的人。”但他也補充說:也不完全是這樣。

在法國巴黎“卡地亞基金會”展出的一幅“水”的作品中,主人翁就緊鎖眉頭,他沒有笑。岳敏君說,水是很重要的記憶。水可以寄存我們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在這幅作品中,緊閉着嘴的人頭上是個大水池,老毛在他的腦海中遊盪。岳敏君還告訴法國記者,他本人很喜歡游泳。水也是他記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他不希望別人給他的作品添加上政治的含義。他希望自己給藝術留下一些記憶,也希望“標誌性”的笑臉成為眾人認可的一種現代藝術模式。他說,他很害怕公眾失去歷史記憶。

他最後向法國記者表示:有些畫家給提供的是讓觀眾很安詳的作品。而他是在用自己的作品激勵觀眾從中找到一種力量。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