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加拿大對中國:經濟上放行政治上堅守

發表時間:

加拿大遼闊而富饒,中國需要的原材料多得是。石油、煤炭、礦石甚至可耕種的田地,應有盡有。在全世界搜尋原材料的中國企業,現在開始大規模投資加拿大。而加拿大政府一方面從經濟上給這一珍貴的外資來源打開綠燈,同時在政治上繼續對北京堅守強硬立場。

廣告

在加拿大前駐北京大使、現在是蒙特利爾大學政治學教授貝歐德看來,加拿大在中國人眼中“簡直就是天堂”。

加拿大艾伯塔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胡勒登教授指出,以楓樹葉作為象徵的加拿大除了儲存量佔全球第三大的黑金,讓北京感興趣的還有鉀肥,還有它肥沃的農田,它的鈾礦以及 它豐富的礦石。這位教授所在的 省就以盛產石油著稱。

對中國投資放行不放行,加拿大政府考量了很久。在經過一番支支吾吾之後,渥太華當局批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併購加拿大第十大石油集團尼克森。中海油出資151億美元,這是中國在海外最大一筆投資交易。

不過,加拿大當局的態度仍然值得關注,這筆大生意似乎本應值得慶祝,但是加拿大總理哈珀在生意做成後立即發出了警告:“當我們說加拿大在生意上對外開放,並不等於說可以把加拿大賣給一個外國政府!”事實上,加拿大政府說做就做,對外國在加拿大投資問題上採取了更嚴格的規定。

當然,這並未阻擋另外一個中國的集團巨型國家企業中石油,通過其在美國的一個分支,在12月13號宣布購買加拿大西部一項大型石油投資計畫的49,9%的股份。這筆買賣相當於22億美元。

在胡勒登教授看來,儘管哈珀政府十二月初出台的更嚴格的有關外國投資的規定引起了擔憂,但中石油宣布的這筆買賣顯示,中國人對在加拿大投資充滿信心。
這個方程式其實很簡單:加拿大需要資金,以支持其經濟增長;中國人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彙儲備,大約3萬3千億美元,需要在外面安置資產。

加拿大保守黨政府意識到這是一場巨大的挑戰。他們知道加拿大對中國人最持疑懼心理的是加拿大選民。因此,保守黨政府試圖在選民和中國投資之間尋求調和。
哈珀政府2006年執政,上台之初,這個政府明確表明它是一個堅決維護人權的政府。哈珀盛大地款待來訪的西藏宗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拒絕出席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但後來哈珀的立場漸漸有了轉化。這個轉化最突出的恐怕就是批准中海油併購尼克森集團。哈珀此舉當然在政治上有風險,因為大部分加拿大人持反對態度,執政黨內部也存在反對的聲浪。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專家米歇爾 貝葉則分析說,應該說哈珀對外政策上缺少經驗,哈珀剛開始在這方面出了不少錯。他剛執政時期對中國採取堅決抵制的立場,現在卻完全跑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不過,加拿大前駐中國大使貝歐德則認為,總體上看,直到目前,加拿大人對中國企業集團來臨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無關痛癢。

中國在加拿大投資增長是外國投資中增長最快,也是最大的。這似乎顯示,兩國的命運越來越糾纏在一起了。胡勒登預計,“不需要過太久,中國企業就要在加拿大製造汽車了”。

不過,圍繞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一座礦山的爭論顯示,這種狀況也許會改變。主導開採這座礦山的中國企業集團決定只使用中國人,目前僱傭了60人,最終將招聘200人。這件事激起了公眾的不滿情緒,並把它告到法庭上。

胡勒登認為,中國人來到加拿大帶着一部分自己的行李。加拿大政府一定要謹慎從事並且今後要避免此類事情再發生。如果再出現同樣的事情,加拿大人目前的支持就會很快減弱。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