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網絡管制

中國人大審議網絡立法 網絡實名制將全面鋪開

中國官方在《人民日報》、CCTV《新聞聯播》多日高調造勢,呼籲網絡“立法”後,此次中共宣傳口的重頭大戲終於上演,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今日(12月24日)將審議)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草。

又一位“表叔”---蘭州市長袁占亭
又一位“表叔”---蘭州市長袁占亭
廣告

此前,中宣部下文,要求各地媒體對此話題進行預熱配合,於是,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北京官媒紛紛推出網絡亂象等報道,呼籲加強立法管制,引起了許多關注言論自由的網友的不安。而中青報等偏自由化的媒體,則在命題作文中,呼籲立法注重權利,而非管制。

總的來說,此次立法最高層決心已下,之前的媒體造勢更多的意在通告民眾,而非對此項立法上有任何讓步的打算。

官方說法是,當前互聯網領域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通過網絡買賣個人信息、詐騙、侵犯隱私、散布謠言甚至人身攻擊,危害了國家信息安全,影響社會安定,也給公眾帶來巨大困擾。

官方的說法是,此次立法將以網絡上個人信息保護作為重點,擬規定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對公民個人電子信息必須嚴格保密。

官方稱,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中國已有近40部法律、30多部法規、近200部規章,但是由於專業性較弱、位階較低、救濟偏事後等因素,導致難以從根本上防範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的行為。中國刑法修正案、侵權責任法乃至修改後的居民身份證法等法律均涉及對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的處罰規則,但相關規定條款過於分散,可操作性差。而被認為是保護網站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重頭戲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03年開始起草以來,一直未能進入正式的立法程序。

此次立法中,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將規定實行全面實名制,即所謂“網絡身份管理”。

該草案中,將規定實行網絡身份管理,網絡服務提供者對用戶發布信息的網絡身份管理,可以實行後台的身份管理辦法,用戶在發布信息時可以使用其他名稱。

本台得知,該草案(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草案)》第六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為用戶辦理網站接入服務,辦理固定電話、移動終端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服務,應當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時,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

許多批評者認為,這一做法更多的是為了遏制網絡社交媒體,尤其是微博上,對公權力與政府的批評聲音。

此前,北京、廣東網管辦分別以部門規章的形式,規定在其轄區內,涵蓋了新浪、騰訊、網易等主流網絡微博運營商,對微博實行全面的後台實名制,但規章的位階不高,且推進的力度與運營商發展用戶的努力有矛盾,因而成效不彰。

此次立法後,全面實名制有可能推廣到微信、博客、甚至傳統的網絡論壇BBS,雖然未必能遏制對官方的批評聲音,但如果推廣有力,未來官方將至少可做到對網絡輿論的全面及迅速的追溯。

一般認為,這一措施對已實名認證的網友影響不大,他們不太會因為並不顯著的威脅而改變發言的尺度,只會更便利官方對少數積極參與公民運動的網友的管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