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傳真

「香港城邦自治運動」倡導者的另一面

發表時間:

香港有一個引起巨大爭議的人,他就是留學德國的學者陳雲,也曾出任過香港特區政府的政策顧問。陳雲倡導「香港城邦自治運動」並公開提出:香港只要自治,而不必獨立!他寫出專著《香港城邦論》,此書一出版,隨即成了香港話題的中心。

RFI/Chine
廣告

書中指出,香港具有城邦的歷史和性格,而只有確立城邦的地位,才是香港生存之道,也對大陸和香港關係有正面作用。陳雲認為,城邦始自古希臘,在亞洲,尤其是在中華大地,自從秦朝統一中國、實行中央集權以來,城邦模式便消失。那麼,為何香港這座亞洲城市也具有城邦歷史呢?作者指出,在一百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之下,香港不僅避過了中華土地發生的多次天災人禍,還由於英國殖民的管治模式,使香港蓄養了城邦的性格。現在,左翼批評陳雲「排外」,親北京的人士認為陳雲在搞「港獨」。

但是,香港學者陳雲卻有不少外界尤其是北京當局所不知道的一面。中國《生活》雜誌的聯合出版人,也是《金融時報》中文網的專欄作家許知遠,最近與陳雲見面並談話。許知遠在亞洲周刊上撰文寫道,他們二人其實已經見過一次面,上次見面時,陳雲的言談就讓許知遠頗為意外。陳雲說起一九九零年前往歐洲留學時的場景,他乘坐飛機從香港出發,穿越中國、進入西伯利亞,才到德國。「從窗口向外看,是一片黃土,然後是白雪皚皚,然後又是一片綠色」,陳雲回憶說,「我流淚了,突然意識到為什麼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是這樣」。

許知遠介紹說,陳雲的父親是一位愛國知識青年,被毛澤東的新中國所吸引,回國報效,成了甘肅的一名地質考察員。最終,他難以忍受紅色中國的排外,流落到香港,定居在新界的鄉村。讓許知遠感興趣的倒是陳雲對新界鄉村的回憶,那個流亡中的中國情懷。陳雲就讀的鄉村小學是村莊里的祠堂和善人捐助的,而教書的先生都是為了躲避紅色中國的南下文人。或許因為故土不再,他們的中國情結變得越發濃烈。

許知遠說,這也是陳雲一些政治寫作背後的文化基礎。陳雲深信共產黨的中國,是一個文化衰敗、政治墮落的國度,它是中國歷史上的變異的時代,而在這樣體制下出現的中國人,也成為十足的野蠻人。反之,作為化外之地的香港,反而意外的保存了中華傳統。

但是,許知遠說,他很懷疑在陳雲心目中,有些觀點和論述「都是暫時性的、技術性的、可替換的,他是手段論者」。許知遠認為,在很大意義上,陳雲對於香港的價值被低估了。陳雲那些對於香港民俗、中國傳統的描述,極其動人、有著過人的洞察力。這一點實在不該被他的政治姿態所淹沒。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