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新冷戰”威脅亞洲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 « 回聲報 »世界欄利用兩整版篇幅談“新的冷戰威脅亞洲”並就北京保護傘之下的平壤玩核武器發表文章;法國 « 費加羅 » 報國際欄也圍繞平壤昨天(二月十二日)第三次核爆撰文,法萊蒂發自首爾的文章強調金正恩向美國發出“核挑釁”;海風發自北京的文章批評朝鮮不顧北京嚴肅警告,執意試爆核武器,致使“北京教父”怒發衝天。

廣告

回聲報常駐東京記者顏盧梭及其常駐北京記者格雷茲庸以“新的冷戰威脅亞洲”為題的聯署文章強調指出,亞洲出現的緊張局勢越來越顯而易見,美國身不由己地捲入其中。

顏盧梭和格雷茲庸的文章首先闡述了今年元月三十日,中國派遣的艦船在東海有主權爭議的日本稱之為尖閣諸島,中國稱之為釣魚島的海域,使用射控雷達瑣定日本海軍護衛艦事件經過繼續寫道,日本向中國提出嚴正抗議,中國堅決否認,美國表態證實中國使用雷達瑣定日本護衛艦的事實,但呼籲雙方採取冷靜克制立場。上述這一事端凸現了亞洲的緊張氣氛不斷上升,而世界經濟三大強國有必要擔心他們正在展開一場新的冷戰。

平壤核試爆惹怒北京

平壤在試爆核武器問題上,一意孤行,無疑嚴重損害北京的形象及其臉面,特別是在神聖的農曆春節之際沒有聽從“北京教父”的勸告,北京表現出與國際社會立場一致,北京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堅定。可是,北京的外交官注意到,雖然北京罕見地威脅要減少對平壤賴以生存的經濟援助,甚至 « 人民日報 » 旗下的 « 環球時報 » 用斷交加以威脅,但北京只是表達反對而已,卻連譴責的詞令都沒有使用。而中國對北朝鮮的立場定奪,則要看新領導人習近平對金正恩的忍耐能持續多長時間。

乒乓“外交家”莊則棟與世長辭

農曆新年蛇年正月初一(2月10日)以七十二歲古稀之年溘然逝世的莊則棟曾經是七十年代冷戰期間中國用“乒乓外交”接近美國,而最終中國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的一個重要人物。

世界報在逝去人物專欄文章中指出,莊則棟不僅是位傑出的乒乓球運動員,更富有外交天才,中國前領導人毛曾經讚揚莊則棟是個優秀的外交家。在冷戰盛行的年代,中國與美國靠近,讓全世界吃驚。世界報記者布龔的文章說,莊則棟一生大起大落,從乒乓球世界冠軍變成美中關係建交的牽線人。1940年生於江蘇揚州的莊則棟,從1961年,1963年和1965年連續三屆蟬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

中美“乒乓”外交

之所以毛稱讚莊則棟還是傑出的外交家,指的就是莊則棟在中國文化大革命後,第一次被允許走出國門,參加世界比賽的事件中,以靈敏的政治嗅覺主動與美國運動員接觸,從而開啟了中國接待美國運動員訪華的大門,最終使中國與美國建交。

發生在冷戰時期的這一事件並非像今天這樣輕鬆。中國乒乓球運動員1971年前往日本名古屋參加世錦賽。中國運動員行前接受到的紀律與命令,就是可以同其他外國運動員問候握手,但絕對不可以同紙老虎美帝國主義運動員有任何接觸。

但歷史契機在於一名長頭髮、嬉皮士裝扮的美國運動員格林科萬走錯了路,誤上了中國乒乓球代表團的大客車,這一機會則成為改寫中國外交史的機遇。

原因是中國當時與蘇聯修正主義交惡,中國希望改變孤立狀態,正在秘密同美國接觸。毛邀請了中國人老朋友  美國記者斯諾訪問北京,讓他帶話傳遞中國的願望。中國乒乓球隊里的明星人物莊則棟看到了這一則官方消息,敏感地認識到將發生重要外交變化。當全車中國運動員領隊都陷入驚慌與忙亂中,莊則棟卻瀟灑地走向美國嬉皮士格林科萬,並送給他一塊絲巾禮品。

莊則棟後來在2007年回憶說,他也是出生在一個知書達理的家庭,他所受到的孔孟之道傳統家教教他應善待他人。莊則棟與格林科萬的接觸終於使中國打開與美國關係大門與稍後的尼克松訪華。

“乒乓”外交家的大起大落

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在名古屋世錦賽之後,表達了訪問北京的願望。中國代表團領隊請示外交部,外交部請示周恩來,周恩來在請示毛之前,全部的決定都是不同意。毛澤東最開始也不同意接受美國人,但在服用了安眠藥就要睡着的迷糊中,突然改變了想法。世界報的故事敘述繼續寫道,偉大領袖決定邀請美國人。

1976年,中國在毛澤東逝世以後發生了重要變化,被指責對文化大革命負責的四人幫倒台了,莊則棟也被抓了起來。被釋放以後,莊則棟重新撿起了乒乓球教練一職。

2008年以來,莊則棟同癌病作鬥爭,他把每天接受的考驗都寫在他的博客上。2012年6月,莊則棟思考過應有尊嚴的安樂死的權利的問題,他提到他的父母平靜離去的情形。是在2012年9月,莊則棟最後一次發表了博客文,他寫道:因為外科手術,他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再寫博文,希望眾多網友原諒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