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在朝鮮問題上,中國輿論出現分歧

發表時間:

朝鮮日前進行核子試射,中國東北可以感受到地表晃動,這個春節過得不太安穩,中國人對朝鮮越來越不滿,也給予政府壓力,希望改變朝鮮政策。「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指出,中國政府正在思考如何面對朝鮮年輕領導人金正恩,因為中國一向是朝鮮的老大哥,但金正恩並沒有理會中國希望朝鮮暫停核試的要求,也沒有對中國提供朝鮮石油與食物援助表示感激。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朝鮮進行核試後,不少人在微博上對放射性塵埃的危險表示擔憂,儘管中國政府表示輻射量正常,但多數人並不相信。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大學東北亞研究所所長金強一表示,朝鮮的不友善與持續核試,以及中國人的擔憂,讓新任領導人習近平面臨1道難題。

金強一說,人們不希望中國成為某個邪惡政權的唯一朋友,朝鮮也沒有把大陸當朋友,中國政府第1次感受到輿論的壓力,希望中國不要對朝鮮過份友好。

他說,如果中國決定支持美國提議,對朝鮮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朝鮮政權可能因此垮台,導致中朝邊境出現亂局,朝鮮半島也可能因此統一,並與美國結為同盟;但如果繼續維持現狀,中國政府將遭受更多民眾的批評。

部分大陸外交政策專家也對中國的朝鮮政策有所質疑,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沉丁立日前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上就表示,中國現在是到了扭轉局面,與朝鮮斷絕關係的時候了。

許多中國網友和學者都表示,中國對朝鮮政策確實失敗了。不過新華社16日發出報導說,北韓日前進行第3次地下核子試驗後,少數「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稱,朝鮮的舉動是中國對朝鮮政策的失敗,這種「潑髒水」的說法遭到「中國專家學者的一致批駁」。

文章引述大陸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等學者觀點稱,在朝鮮核試驗問題上,中國主張對話解決問題的立場沒有錯,還需要堅持,反而是「美國應該進行更深刻的反思」。

台灣中央社報道說,曾任「中國改革」雜誌社社長的李偉東在微博上批評4位接受新華社訪問的學者說:「這4位即電視上經常點評東亞問題的所謂專家。在東亞問題上把中國帶溝裡就是這幾位。慘敗諉責,無恥之極!」

美國之音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勇的談話表示,「這幾位的問題不只是替中國外交失敗辯護,而是挑戰國際社會,挑戰聯合國。朝鮮不能發展核武是國際共識,因一再試驗而受到制裁是安理會的決定。如果說制裁使朝鮮更有發展核武的必要,真錯還在聯合國,還在全世界。」

「紐約時報」報導,不論在中國境內還是國際上,中國是朝鮮最好的朋友一直是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在中國境內,這樣的友誼似乎開始變質,人們對核試可能帶來的放射性塵埃感到擔憂,也認為朝鮮選在對中國人而言很重要的日子進行核試,感到無法接受。

西方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中國持續為朝鮮提供物資援助,聯合國制裁將徒勞無功,無法迫使朝鮮做出真正的改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