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入局、出局與連莊:從三位女性看全國人大這台戲

發表時間:

在男權佔據絕對優勢的中國政治生活中,鐵飛燕、遲夙生、申紀蘭這三位女性“代表”或“前代表”分別入局、出局和連莊的不同境遇,以及她們各自在人大制度中的浮沉,折射出中國人大制度運行規則的真實一面。

廣告

2月27日,中國大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公布。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統計,2987名全國人大代表中,“一線工農代表”401人,佔13.42%,比上屆提高了5.18個百分點;而“黨政領導”1042人,佔34.88%,降低了6.93個百分點。女性代表699人,佔總數的23.4%。

在四分之一不到的女性代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位首次入局、僅有的“90後”代表,一位是生於1992年的奧運跳水冠軍陳若琳,另一位則是同歲的“最美90後女孩”鐵飛燕。

2010年5月,當時18歲的鐵飛燕在四川綿陽勇救4名落水工人,此外還用個人收入收養棄嬰。由此,她獲得了2011年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又過兩年,“全國人大代表”的殊榮不期而至,甚至讓她自己都感到意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鐵飛燕表示,自己也是2月中旬才得知消息的,“當時非常驚訝”,並認為自己資歷不深、社會經驗也不豐富,還是一個“剛走入社會的毛孩子”。

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當記者問她“如何看待人大代表這個稱謂”,鐵飛燕回應稱“通過這個身份可以成為傳遞心聲的一種渠道”;而當記者再問“90後”當人大代表是不是過於年輕時,鐵飛燕似乎並沒有領會到其中蘊含的參政議政能力問題,以一種“表決心”的語氣宣稱,希望通過自己能夠證明“90後”是值得信賴、勇於擔責的一代。

年少得志、早早入局,這讓鐵飛燕的代表身份從一開始就面臨爭議。她的“驚訝”暴露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坦率與稚嫩,也讓旁觀者對於“人大代表究竟是不是選出來的”疑問更深。

2月中旬,差不多和年輕的鐵飛燕獲知自己當選人大代表的同時,傳來了著名女律師遲夙生不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消息。這位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認為,自己的代表職務被“拿掉”可能和三個案件有關,一是廣西北海案,二是李莊申訴案,三是貴陽小河案。在這三個案件中,她都深度參與,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北海,遲夙生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向當地執法者提出質詢,並將調查報告遞交到全國人大法工委。而在小河案中,遲夙生因抗議違法行為而被逐出法庭,心臟病發,當庭昏厥,被用擔架送醫救治,譜寫了近年來中國法治進程中最為悲壯的一幕。

在長達三屆的代表生涯中,遲夙生也竭力發揮代表作用,由此成為政治生活中的少數“異類”之一。2004年,她為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投下了反對票。2012年刑訴法修正案表決時,2639票贊成、160票反對,她是反對者之一,而且向外界公開自己的立場。遲夙生律師還在人大會議上提出了“賣淫合法化”等一系列提案。無論它們是否能被接受,她都試圖努力做到“認真對待權利”。

57歲的遲夙生,曾經在北海案期間說出一句沉痛之極的話:“我們這個年齡,看到法治從無到有,不希望看到它從有到無”,令在場者無不動容。

遲夙生的出局,被他的支持者解讀為“逆向淘汰”。相比之下,從第一屆全國人大連任至今的申紀蘭運氣卻好得多,這位現年83歲的高齡代表儘管被嘲諷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活化石”,今年卻再度“連莊”當選,激起了巨大爭議,甚至連同為“體制中人”的官方機構都不乏異議。1月30日,山西共青團官方微博在“操作失誤”的情況下,斥責她第12次當選是“對人大代表制度的公開褻瀆”。事後,該官方微博六次道歉。

和遲夙生向社會公布手機號碼、周末在律師事務所免費提供法律諮詢的做法不同,申紀蘭聲稱,自己從不和選民交流,而理由是“我們這是靠民主選舉的,你交流就不合適,不選你,你就不要去“各”(麻煩)人。”此外,從不上網的申紀蘭還提出“這個網,你誰想上就能上?還是要組織批准呢”,這一問題被網友調侃為“世紀最強音”。

法學教授何兵曾經在微博上憤憤不平地表示,自己是法大法學院副院長,無論如何法律水平比申紀蘭大媽高吧?可人家有權審議刑訴法,自己只能網上喊兩嗓子。這番話,其實無意中也說穿了其中真實的運行機制:法律水平高的人大代表越多,事情反而越不好辦了。每年最高法、最高檢工作報告,都比其他部門更加備受非議,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句話本來是用於說明中國式人際關係的複雜,但用在21歲的鐵飛燕、57歲的遲夙生和83歲的申紀蘭三代女性身上,構成了人大制度這台戲中值得玩味的樣本。

在男權佔據絕對優勢的中國政治生活中,鐵飛燕、遲夙生、申紀蘭這三位女性“代表”或“前代表”分別入局、出局和連莊的不同境遇,以及她們各自在人大制度中的浮沉,折射出中國人大制度運行規則的真實一面。在獨立參選遭遇嚴防死守、基層選舉缺乏真實民意的基礎上,“人大代表”這一稱號,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私相授受的政治犒賞,尤其體現出“拉攏兩端、排斥中堅”的特徵。但是這種犒賞,在民智日漸開啟的背景下,也註定要經受猛烈的質疑和衝擊。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