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題目:央視直播死刑犯刑前最後時刻引發爭議

發表時間:

今年的中國政協人大兩會從今天周六起將先後拉開序幕。有報道指出,是否廢除死刑,將會再次成為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們辯論的議題。但是在兩會拉開序幕之前,中國國家電視台央視對死刑犯被執行前的最後時刻進行直播的事件,已經引發了激烈的辯論。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2011年10月5日,13名中國船員在湄公河金三角泰國水域遭到犯毒集團殺害。中國方面聯合泰國警方,抓捕並引渡緬甸毒梟糯康等人。

糯康等四名罪犯3月1日星期五在雲南被注射執行死刑。四名罪犯在被執行死刑之前,中國國家電視台央視首先對緬甸毒梟糯康的最後時刻進行了直播,央視播出了糯康的懺悔之詞,他表示,他想他的母親,他希望他的孩子們不要步他的後塵。但央視並沒有直播注射處決的過程。

隨後,對其他的三個死刑犯,央視也播出了他們被行刑前的最後時刻。央視的這一做法在微博上引發了對電視新聞倫理和死刑的激烈辯論。

有法律專家稱,央視的這一做法違反中國《刑事訴訟法》第252條的規定:即對死刑犯不能示眾。央視這種直播方式雖然不象文革及上世紀80年代把死刑犯直接遊街的方式,但是它也是一種示眾。

有網民指出,電視不應該直播,非常不應該。即便這些死刑犯非常罪有應得,但是作為一個文明社會,直播被行刑前的最後時刻都是不允許的。有人說,如果你是受害人的家屬,你就不會這麼想,但是我的觀點是,死刑是萬不得已的辦法,在目前中國所處的社會階段,無法廢除死刑,但絕不能張揚死刑!

為數不少的中國網民抨擊電視進行直播涉及人道問題,但也有另一些網民反對這個說法。

有網民認為,可以直播。因為這對犯罪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對於殺害別人生命的犯罪行為,只有死刑才能起到警示作用。沒有死刑,罪犯會沒有壓力的犯罪。取消死刑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也有人認為,央視直播刑前過程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想達到的效果無非是對內宣傳國家有能力保護本國公民,對外則能宣揚國威。

據《中國新聞周刊》在微博上開設的投票顯示,約60%網民認為電視不應該直播糯康被執行死刑前的最後時刻的畫面,約35%的網民則認為直播可以起警示作用。

中國不公布每年執行死刑的人數,不過外媒報道說,中國每年約執行死刑4000人,超過所有世界其他國家判處和執行死刑的總和,但是近年中國執行死刑的人數每年在逐漸降低。所以有人認為,央視此舉是中國在死刑方面有所進步的時刻的一種倒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