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寇健文點評本屆中國大陸“兩會”及對兩岸關係影響

發表時間:

中國第12屆人大會議第一次會議今天上午結束,舉行了閉幕儀式。習近平首度以中國國家主席身份發表講話,再度強調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夢”,並重複要求軍方具備打勝仗能力。中國新總理李克強也舉行人大閉幕記者會重頭戲,答覆中外記者會提問。本台請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寇健文所長點評中國大陸本次“兩會”的成果及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寇健文教授: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塊來看,第一, 看人事的安排,第二看政策怎麼走。

首先人事方面,此次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地方,1 財經內閣的部分,除了周小川是留任,因超齡,讓他去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留任央行行長之外,其他如商業部部長高虎城、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他們都曾經擔任過財經部門的副手,然後才升當部長。從此角度來看,在財經部門領域的走官僚化,相對來說是比較明顯、比較朝制度化發展的方向,無太多的意外。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王毅擔任外交部長,他是我印象中第一位當了國台辦主任後,又回去當外交部長者,這是過去比較少見的例子。其主要原因有二,1:王毅是中國的日本通,而目前中日關係相對來說是出於比較緊張的狀態。所以,王毅回外交部,他的首要工作應該是讓中日關係能夠穩定下來。另外,外交工作其實常常都會包含着涉台的部分。因為,外交部部長如果由一個有對台經驗的人擔任,此時,中國大陸在處理涉台的外交事務時,就比較容易去考慮到台灣這邊可能會怎麼想的。這樣做,處理事情時,比較不會因為了要進行外交工作,而在另一方面卻傷到了兩岸關係。所以王毅回外交部擔任部長有這樣的含義存在。

另外在副總理及國務委員的部分,實際上,這些人在當選之前,媒體上就已經陸陸續續披露出來,大致上沒有太多的意外,唯一比較特別的就是王滬寧。起先,媒體曾一度談到王滬寧可能會擔任國務委員,然後分管對台及民族工作。不過,後來王滬寧並未如媒體報道的擔任國務委員。這大概表示在國務院裡面,對台工作可能仍然由外交部出身的楊潔篪擔任、負責。所以,楊潔篪應該也會擔任對台領導小組的秘書長。

民族工作方面,現在變得比較不確定了。按慣例,民族工作通常會由一個少數民族人士的幹部來擔任。從此角度來說,此次國務院的領導班子里,唯一的少數民族是楊晶,就是國務院的秘書長。目前,還在觀察中,楊晶會不會到時候,只擔任國務院的大總管,或是他會分管民族工作。如果楊晶不分管民族工作,現在比較不明確的是:誰來分管民族工作,因為其他人都是漢人。

法廣:習近平一直強調改革,反腐打貪。從此次兩會來看,中國大陸有無跡象真進行改革?

寇健文教授:從此次兩會來說,中國國務院的改組,如果從人事角度來看,財經部門相對是比較穩定的。接着,對台及外交部很明顯地現在進行的是彼此交流互動。這對於將來在推展兩岸關係或中國大陸的外交工作時,對如何同時兼顧兩岸的關係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政策部分,治理幹部腐敗,我認為比較不會有制度上的一些大變化,進行阻力會比較高一點。現在我們唯一在看是“大部制”,看起來,是有做了一些事,其中很重要的關鍵點是,類似像鐵道部的改制到底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無論如何,我認為它比過去五年,即2008年時,又邁進了一步。因為當初鐵道部根本就在大部制改革之外,現在總算把它給納進來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