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對金磚國家合作 習近平稱“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發表時間:

在德班舉行的第五屆金磚首腦峰會結束後,雖然說,由於出資份額與設立地點等關鍵問題,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與南非五國未如外界先前預期的那樣,進一步落實成立金磚國家發展銀行的計畫,不過,與會的五國領導人仍表明同意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決心。此外,五國財長還宣布籌建千億美元應急基金以作為金磚國家的外彙儲備庫,其中中國準備出資410億,將近一半。就此,五國還計畫成立一個工商理事會,以處理後續協商事宜。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在本屆峰會上達成的這幾項決定,顯示出金磚國家的合作模式從常態的戰略合作轉變成務實的經貿合作。據了解,對中國來說,建立 “外彙儲備庫”並不是一項創舉。因為,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後,中國、日本、韓國與東盟就共同推進所謂的清邁協議多邊化機制,從而設立了亞洲的外彙儲備庫。

據《新京報》引述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樊勇明教授的話報道,金磚國家外彙儲備庫,首要解決的是金磚國家之間的外彙融通問題。這對解決金磚國家的實際困難非常重要。就實際操作而言,外彙儲備庫是各個國家各自拿出部分外彙放在一起,當有某個國家遇到外彙支付困難時,就可以利用這筆資金作為救援款,避免影響到國家信用的評級。

再來,金磚國家外彙儲備庫也可推動改革現有國際貨幣體系。樊勇明指出,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時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毫無積極作為,應該要起的作用沒有起,所以成立金磚國家儲備庫,也代表了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改革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要求。

另外,發改委的研究員姚淑梅認為,外彙儲備庫是非常有價值的,相當於替金磚國家構了一道穩固的防火牆。她指出,當前發達國家不斷放寬貨幣政策、量化寬鬆使得全球的貨幣流通性非常泛濫,很容易讓熱錢在金磚國家大規模地進出,衝擊金磚國家的金融穩定。

不管將來金磚國家成立自己的發展銀行也好,或現在共組應急基金也好,這種金融合作,其實都是為了在金融危機來襲時“抱團取暖,相互支持”。這當然也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成員國的基本利益。此前,世界銀行曾在德班峰會召開的首日表示說,“歡迎設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提議,世行將致力於和即將成立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在減貧、提高發展中國家福祉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

另據中新網今天報道,昨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腦峰會上發表「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的講話中,引用了中國一句古話“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來指出:“金磚國家剛剛成立5年,還處於起步發展階段。我們要紮紮實實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把金磚國家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好,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建設好。只要我們堅定對自身發展道路的自信、對金磚國家合作的自信,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我們的事業一定能夠興旺發達。”

習近平強調出,中國將繼續同金磚國家加強合作,因為“獨木不成林”。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條件下,金磚國家發展不能獨善其身,必須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據介紹,金磚國家五個成員國分別代表了各大洲的新興經濟體,五國加起來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球的五分之一。五國總人口也佔了世界人口的43%。

此外,在峰會期間,一項最具體的成果是,中國央行與巴西央行26號簽署了中巴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路透社北京消息稱,互換規模為1,900億元人民幣,有效期三年。路透社認為,此舉顯示出金磚五國中排名第一與第二的經濟體,也就是中國與巴西想要改革世界貿易和金融結構的企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