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為何各類型禽流感與內地結下不解之緣?

發表時間:

本月初北京宣布全世界首例新型禽流感H7N9在中國出現,並引致兩人死亡。之後,新發現的H7N9病例不斷湧現,每天都在刷新紀錄,疫情在中國迅速擴大,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北京應對新型禽流感H7N9的分析評論。

廣告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黃慧敏的評論稱:“十年前,就在北半球冷暖天氣交替之時,中國爆發了沙斯疫情(SARS;中國稱為非典型肺炎),並在全球蔓延開來;十年後的今天,又是冷暖天氣交替時,中國驚傳出現H7N9禽流感病例。有人驚呼太巧,也有網民不很恰當地稱之為‘輪迴’。可是畢竟十年已過去了,不論是醫療科技、官員的處事、公眾的意識,很多東西已不同於那年。”“雖然仍有部分輿論質疑中國或有所隱瞞,所以拖到首個確診病人逝世27天後才通報情況,但與十年前沙斯疫情的處理相比,這已是個巨大進步。這是人類首度感染H7N9,需要更多時間確認,並非不合理。”

  香港《大公報》的社論稱: “此次,上海的兩例確診患者均於3月上旬死亡,而國家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卻延至3月31日才公布疫情。須知道,現如今實行的是基層疫情2小時‘直報中央’的通傳制度,相形之下,這樣的信息公開未免有點姍姍來遲。儘管衛生部門解釋稱此乃全球首次發現的新亞型流感病毒,尚未納入中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且需經過專家實驗室檢測,但倘若該病毒果真具有高致病傳染性並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那麼,這20餘天的延宕,便有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香港《東方日報》的社論稱:“從中央領導人終於出面‘批示’加強抗疫,到本港食衛局局長高永文承認不排除本地可能出現家禽或人類感染個案,反映疫情在內地大面積擴散,已瀕臨失控的地步。”“防治變種禽流感的最大困難還在於,當局至今連病源都搞不清楚,病毒如何由動物傳染到人仍然成謎,目前除了鴿子以及鵪鶉體內發現病毒,豬亦被視為原宿主之一。難怪網民翻出舊帳,指浙江蕭山曾有不法分子將病死豬製成飼料售予雞鴨養殖場,甚至將埋在地下的死豬掘起,聯想到最近上萬隻死豬漂滿黃浦江,不能不令人懷疑今次禽流感疫情是否與此有關。實際上,神州大地環境污染,烏煙瘴氣,加上問題食品泛濫成災,爆發疫症何足為奇!”

香港《太陽報》的社論稱:“近年內地公共衛生環境江河日下,新病毒新疫症層出不窮,癌症村星羅棋布,說到底,正是多年來人為破壞自然環境浮現的後遺症。”“上月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東部及中部地區出現空氣污染造成的大面積霧霾天氣,絕不是偶然的極端天氣現象,而是當局長期沒有治理工業和汽車廢氣排放,讓國人成為‘人肉吸塵機’。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空氣污染比沙士可怕得多,因為被沙士病毒感染的只是極少數人,空氣污染則是誰也跑不掉,以同一種思維檢驗內地的水污染、土壤含重金屬、黑心食品、偽冒藥品,以至豬雞禽畜被大量喂飼激素與抗生素等問題,無物不毒,無食能安,甚麼怪病與疫症都有可能滋生,惡果全由老百姓的肚皮承受。”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內地處理H7N9禽流感,迄今所見,從確認疫症、到信息發布和應對處理等,較10年前處理SARS疫情有改善。”“今次H7N9疫情,有一點值得反思。10年前,SARS在內地和香港肆虐,導致大批患者死亡、經濟蒙受巨大損失,10年後,H7N9禽流感首次在內地確診發現,為何各類型禽流感與內地結下不解之緣?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粗放型的經濟發展,雖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生態被嚴重破壞,神州大地是否宜居之地,已經是許多人的疑問。禽流感‘選擇’在內地落戶,是偶然抑或必然?是應對疫情之餘,擺在全體國人面前的問題,值得深思。”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