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

香港廉署兩度出錯首度致歉

香港前廉政專員湯顯明爆出數宗涉嫌以權謀私醜聞過程中,廉政公署兩次出錯,廉署首先為在向立法會提供湯顯明送禮清單中錯誤地未有包括餅食而致歉,是廉署成立近四十年來第一次;廉署其後又澄清,現任廉政專員白韞六曾兩次與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官員吃飯。有議員指,事件不單破壞廉署清譽,亦令人質疑白韞六的領導能力。

廣告

在傳媒查詢湯顯明任內花4.8萬港元(摺合約4700歐元)購買餅食、燕窩飲品未有包括在廉署提交立法會有關湯顯明的送禮清單時,廉署25日和26日早上仍辯稱,送食品不算送禮,在各界炮轟下,廉署26日下午改變口風,聲稱因時間倉卒,分類有誤,故未有把餅食包括在清單內,絕無包庇之意,為引起誤會而致歉。

印象中,廉署未曾為其官員言行道歉,這次應是第一次。

另外,在湯顯明爆出以公帑豪宴中聯辦官員後,現任廉政專員白韞六25日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我上任9至10個月,我未同中聯辦食過飯,無送過禮物。」但廉署26日發出聲明,指中聯辦去年11月曾宴請白韞六等高層官員;另外,又披露今年2月底,由廉署廉政建設研究中心舉辦的「香港及內地廉政建設與管理」論壇歡迎晚宴上,廉署曾設宴款待參加論壇的嘉賓,當中包括一名中聯辦監察室官員。據悉,當日有約一百人出席。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認為,兩次出錯令人質疑白韞六的領導能力,而廉署在傳媒揭發後才公布,亦影響市民對廉署的信心。她和建制派議員葉國謙都憂心,中國內地的飲食文化污染香港。

揭發醜聞的《明報》,27日社論指,廉署企圖以一個錯誤掩飾另一個錯誤,最終必會自暴其短。白韞六必須找出事件的根源和署內什麼人配合湯顯明作出有關行為,並建議從制度上監管廉政專員的絕對權力,因絕對權力只會導致腐敗。
為肅貪倡廉,廉署只向回歸前的港督和回歸後的特首負責,擁有不受其他官員監察的權力,但會接受一個由特首委任的委員會檢視其工作。

至於有黨派議員到廉署舉報湯顯明涉嫌用公帑豪宴中國官員來以權謀私,廉署將會進行內部調查,但「自己查自己」涉嫌出現利益衝突,將可能尋求律政司意見。情況亦觸發更多議員要求運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來調查日來浮現的醜聞疑雲。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