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不再是西方人淘金好地方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各主要報紙頭版頭條,由於奧朗德上任即將屆滿一年,有三家報紙頭版頭條關注奧朗德,其他則各有側重。世界報頭版頭條關注委內瑞拉局勢,標題為:馬杜羅說,奧巴馬不尊重我們。世界報特地專訪了委內瑞拉新任總統馬杜羅,頭版刊登一張其大幅相片。

廣告

費加羅報頭條標題:奧朗德在歐洲國家批評眼光下;十字架報:弗朗索瓦奧朗德還能夠重新振起嗎;經濟性報紙回聲報:弗朗索瓦奧朗德 第一幕:財稅衝擊的一年;今日法國巴黎人報:一個惡劣天春天後會迎來怎樣的夏天,討論惡劣氣候的原因。

解放報標題為:被拋棄的敘利亞。頭版一張顯示大片殘垣廢墟的正版巨幅圖片,文章指出阿勒頗居民在無外來援助下自己組織起來,辦臨時學校或醫療診所。

共產黨人道報標題:民眾們 五月五日到巴士底廣場。文章呼籲,為了反緊縮政策,建立新共和,在巴黎與左翼陣線大聚集。報道了一些如梅朗雄的左派領導人的看法。

今天有關中國的報道如下:

費加羅報記者伊莎貝羅娜•塔芙報道,今天20H50法國公共電視台ARTE將放映一部影片,“藍色上海(Shanghai Blues)”,也可以譯成“憂鬱上海”。該片敘述對了中國上海充滿希望的一名年輕法國建築師及其妻子在公司或是被派往上海或是遭裁員命令下,妻子同意跟隨調差的丈夫前往上海後,兩人所面對難以解碼的中國社會際遇。

文章介紹,本片是在令人難以置信情況下拍攝的,要與中國警方玩捉迷藏,因為很多地方不能拍片,而且要面對當局認為敏感主題的刁難。Fred Garson 向費加羅報指出,上海警察曾經兩次警笛嗚嗚地大陣仗進入我們的拍攝場地。不過,幸好一切圓滿結束。在26天地拍攝期間,大家如履薄冰,不過很刺激。

拍片期間的這種持續存在的緊張氣氛,這種抓狂狀態出現在FRED的執導方式,同時也呈現在劇中人物,這更加讓劇中人物的處境更加真實及扣人心弦。作者指出,前往中國、認識中國是值得的,但這個國家已不再是過去西方企業所覬覦的淘金好地方了。

今天解放報科技版刊登一篇有關中國專利的文章。記者席勒維斯特•余耶報道指,中國充滿科技創新,據全球專利申請案顯示出在,改變全球權力關係上,有利於北京。文章指出,五月二十八日歐洲專利局OEB將頒發專利年度獎章。在十五名獲獎者中,法國巴黎南大及CNRS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庫佛賀,擁有50中新開發藥品專利,另一位法國人是VARIOPTIC光學公司的貝爾熱在兩高等師範學院研究時,研發出來的而獲獎自動聚焦液體隱形眼鏡。

根據歐洲專利局指出,2012年報告顯示出一種傾向,藉由科技創新帶動刺激經濟的工作中,獲得正面的成果。2012年歐洲國家專利件數94000件及美國63000件,都是第一次超過了2008年度數據。這些企業在縮減之後,又都重新部署了他們的研究努力。

文章還說,專利申請顯示出工業與科技力量的新關係,顯示出一個國家的弱點與強項。最壯觀的,但也不令人驚訝的是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中國在研究人員及其實驗室團隊的人才培養,可以首先從大爆炸式子科技產品現象看出。而自今起,人們還可以從其專利申請件數中可以看出端倪。2003年,中國在歐洲專利局只有1500個專利,落後以色列及台灣。到了2012年,中國擁有18800個專利,提出3700個新申請案。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突破。歐洲專利局並指出,在交通類的專利案件,在歐洲,德國居首位,有34000件,法國第二名,12000件,英國第三名,6700件。歐洲在陸地及空中的交通擁有強項,而美國及亞洲則在電腦及醫療上是強者。在申請專利企業中,前三名包括了三星集團(2200件),西門子及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集團(BASF)。第二名是誰?是中國的中興通訊集團ZTE,它銷售款式代號為神碼BLADE的手機。

世界報的文化版一篇文章報道於2013年3月13日至6月10在在法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asiatiques Guimet)舉行的古代中國瑰寶  玫茵堂收藏青銅禮器展。文章標題為:在吉美博物館,銅器靜悄悄。小標題為:藉着不完整記錄呈現的古中國寶藏展覽。古代中國瑰寶  玫茵堂收藏青銅禮器。

世界報記者費德烈克•艾德勒曼在文章開頭寫道,這是一個奇怪的展覽,既輝煌奪目,所以於吉美博物館冠以 “古代中國瑰寶”為本次展覽名稱。由於收藏尚不齊全,因此展示起來充滿了慎重的氣氛。本次展出的是玫茵堂收藏的青銅禮器,展出了一百件青銅器,或是在介紹每個展器時極少具有雄辯特性的描繪。文章介紹玫茵堂的收藏工作是由兩名瑞士人主持,他們也是一個基地在亞洲的重要藥品集團創始人,他們熱愛中國。STEPHEN Zuellig,目前是整個集團的經管人,他的合夥人是胞弟GILBERT;不過,其胞弟已於2009年過世。玫茵堂名字由來是取自圍繞裝飾着這個家族村莊的玫瑰床,村莊臨近蘇黎世。不過,這是人們直到二十世紀末才知道的秘密,公眾過去所知道的是與漢學家REGINA KRAHL有關聯。

很長的時間裡,這兩名收藏家與世隔絕。不過,玫茵堂這個名字在最近幾年逐漸在全球佔有一席地位:首先是1994年在倫敦,接着在蒙地卡羅及紐約,然後是在寇瑞茲(CORREZE)的撒漢(SARRAN)地方的希拉克博物館。2003年,一個基金會成立了,它在蘇黎世的利特伯格博物館(RIETBERG)保存了1600個陶瓷器。群眾可以就此評估整個收藏的豐富性:古代青銅、陶器或瓷器。收藏年代之廣,從新石器時代到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這兩個兄弟,每人專精於一個年代或一種類的古文物。弟弟GILBERT,專門收集青銅,也在此次吉美博物館展覽中大量展出,可說佔了本次展出300件作品的三分之一。

世界報今天另有一篇文章談到貝爾熱聖羅蘭(BERGE  SAINT LAURENT)的收藏品引起爭議地回歸北京。記者弗朗索瓦•布宮在文章開頭就提到,香港電影明星成龍,說他別有用心地拍攝了一部民族主義的武打新影片“中國十二生肖”,2012年在香港上映,如今可以大肆慶祝一番了。因1860年鴉片戰爭中被法國英國軍隊搶走的圓明園噴水鐘的兔首與鼠首將返回中國。在時間流逝中,這些被搶走的古文物成了中華帝國屈膝降服於殖民列強恥辱的象徵。著名的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的東家皮諾特,於四月二十六日周五在奧朗德訪華之際,宣布歸還兔首與鼠首兩個圓明園遺失文物。皮諾特同樣執掌奢華品集團PPR,包括古馳、聖羅蘭及BLENCIAGA名牌。對他來說,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他會見了中國文化部行政高層,討論這項文物歸還的方式。他表現了皮諾特家族對保護中國古文物遺產的支持,同時也反映了國際社會了解古董必須回到它們的原產國,這是中國文化部在其網站上發表公告中所強調的。

文章還指出,皮諾特期望以這項突然反彈方式來結束惡化的法中關係。2009年,在脫手貝爾熱 聖羅蘭的收藏品時,北京沒能夠阻止佳士得拍賣這兩個獸首。在中國律師團體提出訴訟後,法院判決古董擁有人比耶 貝爾熱勝訴。貝爾熱也是法國世界報的監督委員會主席。他曾經諷刺地說絕對預備好了把這兩個獸首交還給中國,只要亞洲巨人中國能給予西藏人權、自由及接待達賴喇嘛。

中國收藏家蔡銘超曾經在上次的拍賣標競標到這兩個獸首獲勝,但在他採取與中國政府的一致立場後,最終宣布拒絕付款投標價3149萬歐元。中國一直宣稱對所有被偷走的古文物不會花錢購買,對方得無條件歸還。這兩個獸首可能與另外已經回歸的五個獸首放在北京的博物館中展示。香港愛國富豪何鴻燊自掏腰包從美國收藏家那裡把豬首購回後贈與中國。

最近這項獸首由法國收藏家處回歸中國,曾一度成為因特網上點評最多的主題之一,被廣大網民讚賞。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一個官方報紙,稱頌皮諾特的這個舉止說,,我一直反對由中國花天價金錢購回被搶劫走的中國遺產古董。我們應該盡全力在不花錢下,要古物持有人將古物歸還中國。

不過還是出現了一些不同聲音。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魯生在其微薄上寫道認為,如果說歸還圓明園噴水十二獸首象徵著衝突結束,這對藝術品來說戰爭並未結束。他說,這些古物原本就是水龍頭,這可引起民族主義者的嚴厲抨擊。不過神秘故事並未解密。如果說龍首如今在台灣,其他四個如:蛇獸、雞首、狗首、羊首至今仍下落不明。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