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時事觀察

平可夫:朝鮮的危害在於打破大國間的戰略平衡

發表時間:

在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之際,5月2日朝鮮宣布以反朝罪名重判一名美籍韓裔人士15年徒刑再次引發關注,普遍分析認為這是朝鮮故伎重演,以“人質”手段作為對美國談判的籌碼,美國將會如何應對?美國五角大樓首次公布的朝鮮軍力報告透露出怎樣的信息?如何分析朝鮮近期頻頻釋出的強硬表示 ,對地區形勢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就以上問題,加拿大漢和防務主編平可夫接受本台採訪。

廣告

平可夫:朝鮮在過去30年來,從金正恩的爺爺開始,到他的爸爸金正日,到他本人,其戰術就從來沒有變化,戰術完全一樣,完全在外部世界、包括美國、中國的掌握之中,他們很了解朝鮮為什麼會這麼做。朝鮮會突然把調子升得很高,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幼稚,但是它是有朝鮮式的邏輯的。讓外部世界緊張,然後再把姿態放低,提出和談,在這個過程當中,又不斷地製造事端,比如重判韓裔美國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我看來,朝鮮就像是一個耍魔術把戲的人,可是他魔術的背景和變法已經被外部世界看得很透了。我可以解釋成一種儒家“假大空”文化的影響,所以它講的話非常空,假,連自己都不相信。所以它的播音員會很高昂的,在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廣播藝術中,朝鮮是最誇張的,比當年的蘇聯和中國都要誇張很多。

難道朝鮮不知道它的這些把戲會被外部世界看清楚嗎?朝鮮目前很像中國的文化大革命,1958年的金門炮戰,名義上是聲援黎巴嫩人民反對美軍登陸。這可能嗎? 於是就發生了中國版的“延坪島炮戰”,或者可稱作延坪島版的“金門炮戰”。其手法上都是一樣的。才分析1969年林彪提出的所謂“一級戰備”,儼然一副要打核戰爭,要早打、大打、要同蘇聯打的樣子,和今天金正恩做的一模一樣。結論只有一個:它越是跳得高,變數越高,我認為它內部的危機很大,需要轉移內部的危機,為什麼中國當年有金門炮戰,除了有彭德懷的問題,需要解決軍隊的思想穩定,解決誰指揮槍的問題,1969年更是如此,所以林彪要做什麼“戰備”。他們很清楚當時的情況不可能打贏蘇聯,所有這一切實際上是做給國內看的。

再來分析朝鮮最近一年來特別浮躁的原因,在戰術上和總體策略上金正恩和他的爺爺、爸爸比較相似,但是一些具體的手法不太相同, 有時候很過分,比如,他的父親積極地替他安排好了自己駕崩之後的他這個“三世”繼承的問題,包括在葬禮上四名繼承人,有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國家安全保衛部部長,再加上他的叔叔,這個人事布局比毛澤東當年的人事布局維持時間短不了幾天,全部被推翻,到現在為止,總長和國防部長都不見了,剩下了什麼人呢? 外戚。所以他的這些舉動,我知道他一定會朝這方面發展,以張成澤為代表的外戚專權,一定會引發軍隊的不滿,就像當年江青專權引發了所謂的“二月逆流”一樣,引發了軍隊的不滿。情況是一樣的,一樣的封建社會主義體制,一樣的內部危機,一樣的儒家信仰,所以仔細觀察文革五八年毛的一系列好戰舉動,實際上毛求之不得的是尼克鬆快點訪華。金正日求之不得的是美國趕快派總統來訪問,怎麼才能派呢,那就乾脆扣一個人,不就來了嗎?克林頓也來過,卡特也來過,都是通過這個辦法,所以情況沒有那麼糟,他 的把戲就這麼多。

美國會與朝鮮繼續這種“遊戲”嗎?

平可夫:美國價值觀是清教徒式的思想,對“信用”是看得很重的。這是從宗教學來分析。如同法國,他們對人、對人權的看法和東方是完全不一樣的。整個基督教文化就在於“救濟”,如果連自己的國民都救濟不了,如何用這一思想體系去救濟別人。所以美國還是會想辦法救人的。這一點是毫無疑問。

金正日也看到了這一點,金正恩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走這一步,但是美國把朝鮮的脈號得很准,大家已經把這個把戲看穿了:你要這麼玩你就玩吧,美國就不理你,你不敢也沒有這個能力打美國,美國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一個是阿富汗的問題,一個是反恐的問題,現在再次提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當然選舉已經結束,即使朝鮮蹦得再高,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金正恩做法可惡的一面是可能激化大國的關係,他這樣會讓大國的戰略穩定失去平衡,美國知道朝鮮沒有什麼洲際彈道導彈,可是它這樣叫嚷,美國和日本就會有理由聯合,開發反導體系,這是中國和俄羅斯決定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其可惡之處在於激化了中日、日俄、以及中美和美俄之間的戰略穩定關係。這就是為什麼錯綜複雜的關係當中,中美要加強溝通,日本要趕快訪問俄羅斯。要解釋的問題很多,不僅有中國的關係。包括下一步如何與美國發展反導,這一系列的問題,大國間要重新溝通。這是它非常討厭的一點,也是為什麼中國和俄羅斯深切地感的朝鮮是戰略包袱,而並非可“利用的王牌”,我覺得朝鮮如果再這樣玩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看清他三父子的把戲,這也是為什麼此次沒有引起什麼震動,連東京都看得很清楚。

美國五角大樓5月2日首次公布朝鮮軍力報告,將朝鮮稱為美國嚴峻的威脅,有分析說,目前的半島局勢,美朝軍事外交關係性質已經發生改變,雙方都不可能輕易上談判桌,未來會有怎樣的解決之道呢?

平可夫:沒有解決辦法,這是世襲政治所面臨的一個必然的障礙,金正恩沒辦法否認他的爺爺和爸爸所做的問題,他雖然留過學,可是一旦回到那個體制內,一個人的力量非常弱小。它希望達成的戰略目標是不能被大國所容忍的。這是矛盾的根本。什麼戰略目標?在擁有核條件的情況下去同美國談判,獲得美國的承認,它有這麼大的面子和戰略重量嗎?在美國看來不值得。所以沒辦法解決。

那麼華盛頓為什麼要發表這個朝鮮軍力報告呢?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其切實的一個外交格局是惡化激化了大國矛盾,美國會利用這個矛盾,否則怎麼說服韓國民眾同意美軍繼續駐防在那裡。政府和民眾的“溫差”需要通過某種刻畫的(威脅來消除),正如當年美國利用“蘇聯威脅”來說服納稅人相信美國有必要增強軍備。現在針對的實際上是中國,而不是被朝鮮。但是畢竟需要一個理由呀,所以這就是我提到,朝鮮問題沒有解決辦法,但是卻可能引發新的節外生枝的根本原因。

朝鮮完全是在虛張聲勢,提到的洲際導彈、核彈發展超越了其能力,不是他這種小國可以玩的遊戲,即使是大國都深感吃力,它如果要繼續這樣玩下去,最終極有可能發生軍事政變,在王朝時期,在高麗王朝也出現過所謂的“清君側”,不一定針對金家,因為他還是無人可以取代,但軍隊與外戚之間會發生巨大的衝突,很可能發生“清君側”這樣的軍事政變。

同時不要忘記,中國手中還是有牌的,太子在他們手上。所以,面對諸多錯綜複雜的因素,我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目前情況下,美國不可能上談判桌,而且雙方南轅北轍,思路越來越遠,美國現在要讓朝鮮放棄核武之後才可以談,以前沒有這樣提,調子越來越高,是因為美國知道朝鮮就只有這點把戲,而朝鮮調門也不斷升高,要求必須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才會談判,那中國會答應嗎?朝鮮如果得到承認,日本、韓國都可以有權利發展核武,這樣的核擴散,包括法國在內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一個都不會承認,這和他們巨大的國家利益發生了實質性的衝突,法國的航空母艦都很可能介入朝鮮半島的任何衝突。北約秘書長最近訪問日本就談到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問題。如果美軍在朝鮮半島受到攻擊,北約有義務行使集體自衛權。再參考馬里和利比亞的局勢, 所以現在北約離東亞的距離不是遠了,而是更近了。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