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緬關係

昆明石化項目變數: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緬引發示威和逮捕

引起部分雲南省昆明市民抵制的昆明安寧千萬噸煉油項目再生變數,日前,為其提供原油運輸來源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緬甸正面臨著當地民眾的抗議,部分民眾因此被捕日前被起訴。此前本台曾報道了雲南省昆明市市民對安寧項目的遊行事件,馬德島正是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中,原油管道的起點。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
廣告

根據國際人權NGO"人權觀察"的消息,有十名維權者被控未經許可於 今年4月18日在緬甸西部若開邦(Arakan
State)的馬德島(Maday Island)舉行和平的示威遊行,他們預定於5月13日在刑事法庭受審,判決結果還不清楚。

5月7日,雲南省副省長高樹勳表示,中緬油氣管道施工進展順利,到2013年底或者2014年初可以陸續投入試運行。在瞬息萬變的緬甸政治轉型過程中,這一項目是否能如中緬官方所預計的進度順利完成,目前仍有變數。

2009年12月,中國國有的中石油與緬甸政府簽署協議,授予中石油控股一家子公司對中緬油氣管道的特許經營權,負責管道的建設及運營等,總投資額25.4億美元。

該項目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原油來源是越過印度洋而來的中東原油,天然氣來源則是緬甸沿海的氣田,原油管道的起點位於緬甸西海岸的馬德島,天然氣管道起點在皎漂港。

這一管道將使來自中東的原油繞過馬六甲海峽,經由印度洋在緬甸上岸,由管道輸送到中國,對改善中國西南地區能源緊缺,實現國家“原油進口多地區、進口方式多元化”戰略。

根據人權觀察在當地的消息,4月份的這次馬德島的抗議活動有數百名若開族村民參加,他們的目的是公開表達不滿,反對這項包括開採丹瑞區(Shwe)天然氣、興建深水港和由若開邦通往中國雲南的陸地石油天然氣管道項目。

抗議者認為,這項預定今年開始營運的項目為當地居民帶來的利益有限,卻要他們承擔不合比例的成本。警察逮捕了其中10名示威者,指控他們未經許可發動示威,違反緬甸的《和平集會法(Peaceful Assembly Law)》第18條。

當地消息來源告訴人權觀察,示威者曾兩度申請許可,但都遭到拒絕。當局告訴申請者說,他們的申請沒有獲准,因為馬德島已進入緊急狀態。

維權者發動此次抗議,是針對探勘生產石油、天然氣可能造成土地喪失和環境風險,以及因丹瑞天然氣項目(Shwe gas project)及海上、陸上相關設施所造成的其他損害。

抗議行動的組織者在5月2日發出公開聲明,向項目營運方和國營緬甸石油天然氣公司(MOGE)提出12項訴求,並呼籲在滿足民眾訴求前暫停執行這個項目。這些訴求是經過三個社區組織討論同意的,他們代表當地17個村子的大約2萬居民。

若開邦原本就是緬甸第二貧窮區域,這種情況已使人更加擔憂當地居民的長期生計。馬德島居民大部分依賴農耕和捕魚為生,他們對工業開發項目可能破壞環境的問題發出抗議。

當地若開族人告訴人權觀察,他們擔心將被迫承受天然氣項目的負面衝擊,卻得不到任何利益──因為天然氣的終端用戶在中國雲南。“天然氣被送到中國去了,”一位住在實兌(Sittwe)的若開族老人2012年6月對人權觀察說,“但我們這裡還是沒有電?還是沒有發展?問題就在這裡。”

馬德島和通往中國的油氣管道沿線緬甸境內四個邦或地區的緬甸村民,據說已經因為這個項目而失去土地,但沒有得到足夠的、甚至全部的補償。此外,中緬油氣管道還穿越了包括緬軍與克欽獨立軍(KIA)仍持續武裝衝突的撣邦。

2011年,緬甸陸軍在撣邦北部管道預定地附近的軍事行動中,據人權觀察的記錄,涉及強迫遷徙、刑求和其他侵犯人權行為。2013年5月9日,緬軍與南撣邦軍(Shan State Army-South)在撣邦南坎(Nam Kham)附近爆發戰鬥,造成大批農村居民逃往中國邊境。

人權觀察說,緬甸多地維權者因抗議政府政策而面臨刑事檢控。

自2012年9月以來,當局曾任意駁回仰光和實皆(Sagaing)等地人士申請抗議活動,暴力鎮壓實皆省望瀨縣(Monywa,或譯蒙育瓦)的反礦業示威,並利用和平集會法起訴了13名維權者,因為他們參加抗議緬甸政府與克欽獨立軍持續武裝衝突的和平示威。

人權觀察亞洲部的羅柏森說,“緬甸政府顯然有系統地企圖打壓反對國有發展項目的異議人士,緬甸的國際捐助者,應該同時注意到緬甸利用法律來壓制和平的社會抗議,這些抗議是針對那些嚴重影響居民生計和土地權利的開發項目。”

2011年9月30日,緬甸總統吳登盛以環保等理由,忽然宣布擱置中國公司投資的伊洛瓦底江密松電站水電站的建設。

據廣東《時代周報》副總編輯趙世龍分析,緬甸伊洛瓦底江密松水電站總投資36億美金、已完成投資20餘億,擱置以後,已投資的20多億美金“打水漂”,當時,趙世龍就分析,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可能也有變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