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張偉國:六四是懸在有良知人們心頭的一樁公案冤案

發表時間:

隨着“六四”24周年的臨近,各類紀念和要求平反六四的行動漸趨增加,而美國白宮的請願網站最近也出現了一些有關六四的請願書。其中一條英語請願書5月26日由署名紐約B.T.的人發起,內容說世界永遠不會忘記和平示威者遭武裝部隊屠殺。要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六四24周年之際,“正式向中國政府提出釋放所有天安門民運人士,以及結束對這些人和活動人士的迫害。”而白宮網站5月7日由署名T.H.發起的另一條中英文請願書,題為“毋忘八九六四”已獲得2900多支持簽名。如何看近日出現在白宮網站的六四請願?是否會影響即將舉行的“習奧”會?我們請居住在美國的香港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先生談談他的分析。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提起白宮網站簽名,人們對不久前因清華大學學生朱令中毒案十萬人簽名白宮網站還記憶猶新,而對於平反“六四”,歷年來呼聲始終不斷,此次臨近周年之際,相關訴求出現在白宮網站上,您怎麼看?

我相信這個事情等於是一樁公案、一樁冤案,懸在所有有良知的人心內,不管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或者以前是中國人現在是美國人,很多人都需要在這個時候來檢驗一下。

在“六四”24周年到來之際,白宮網站出現這些呼籲請願,當然也有它特殊的意義,因為習近平就在六四24周年不久馬上要到美國訪問,與奧巴馬會面,我相信這個呼籲信會給奧巴馬一個強烈的提示,至於奧巴馬是不是會在與習近平見面時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奧巴馬對美國民意的了解肯定超過中國這些中南海的領導對自己國家民意的了解。他們之間的互動,對美國社會政治稍有熟悉的人都有了解,奧巴馬是這方面的行家裏手,白宮之所以設這樣一個網站,就是為了溝通與老百姓的交流。

在美國,我們都知道“六四”後來了大量的中國移民,也許是美國有史以來,在美國一次性獲得合法權最多的就在六四以後,美國政府幫助了幾萬留學生,包括他們的家屬,應該有十萬多人。有很多美國華裔、留學生或在美國工作學習生活的人,多多少少都與“六四”有點關係,或者說,對“六四”都有所了解。其中已經有很大一部分歸化成美國公民了,在白宮網站作為美國公民向自己的總統表達一個請願和呼籲,我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今年的“六四”,這樣的機遇,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的確使得悼念“六四”與往年有了一個不同的新局面。

今年“六四”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執政後的第一個“六四”周年紀念日,因而尤其引發關注,有維權網說今年是89年以來在“六四”前“對民主、異見人士控制打壓最嚴厲的一年”。您怎麼看?

我也有同感,因為鄧小平在當年鎮壓“六四”之後,他自己也感到理虧,所以是不斷地降級、淡化處理這個事情,一會兒講“事件”,一會把它稱為“風波”,最好大家都不要談及這件事。對民間的一些悼念活動,鄧、江、胡都採取是淡化的處理,甚至“天安門母親”丁子霖他們前幾年還到木樨地他們孩子遇難的地方祭奠。而今年情形好像大不一樣,有一點 “逆轉”。一方面是“毛左”、一些輿論機器開足馬力批判“憲政”,批判普世價值,而其中的根子應該與習近平上台後提出所謂的“不能把前後兩個三十年割裂開來”,也就是說,鄧小平為了改革開放去糾正毛澤東的錯誤其實在他眼裡是一回事,而並不是一個撥亂反正,是一個整體,共產黨都是對的。這樣一種無視歷史、無視民意、無視大家對社會公正的呼籲,剛愎自用、頑固不化的態度,也表現在他們最近在政治局開會的決議里。據說在四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對於黨內外呼籲平反“六四“、修正“六四”歷史結論等提出針鋒相對,採取“三不”,即不平凡、不修正、不改正,就是堅持這樣的一個錯誤。而且把它們變成共產黨的一種執政模式。

“六四”我們都知道它用武力去鎮壓不同意見的和平民眾,變成了其一種統治方式,在“六四”以後遍地開花,在天安門廣場是一種大屠殺,然後我們可以看到,各地面對訪民,拆遷戶、以及各種各樣的群體事件,動不動就採取軍事鎮壓,這樣一種血腥的場面在過去這些年裡,越見越多,越來越普遍,尤其到了少數民族地區,就表現得更加激烈,矛盾更加突出。這個國家已經到了,因為“六四”這個問題把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一起,臨界點都彙集在這上面,這對於執政黨、執政者本身來講,也是極不聰明的。因為它不是在“卸包袱”,而是把這個“包袱”背得越來越重,越來越大。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