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鄭志學憲政即“顛覆”說引起爭議

發表時間:

昨天(5月29日,)最新一期《黨建》雜誌以筆名“鄭志學”(諧音“政治學”)發表的《認清憲政的本質》在網絡輿論上引起較多爭議。有熟悉政法理論的網友發現,該文與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助理陳紅太此前發表的《關於“憲政”和“社會主義憲政”主張的幾點認識》基本雷同,應為陳氏執筆。

廣告

此文此次以筆名在中宣部下屬的《黨建》雜誌刊發,且選擇筆名發表,已非個人學術觀點,文章被人民網,新華網等網站重點推薦,並作導讀,顯然是中共意識形態負責人部署的“七不講”文宣運動的最新炮彈。

該文章首先提出, “憲政”一詞無論從理論概念來說,還是從制度實踐來說,都是特指資產階級憲法的。其次,“憲政”主張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在中國取消共產黨的領導,顛覆社會主義政權。文章結論是,不能把“憲政”作為中國的基本政治概念,以落入其背後隱藏着的“話語陷阱”。

此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曉青、《環球時報》社論等也曾發表類似的文字,大致均提出“憲政”系西方概念等等,主張憲政,則是試圖改變目前中國的政治制度雲雲。但均未如鄭志學此文一般,如此殺氣騰騰,直接指控“憲政”主張就是要在中國取消共產黨的領導,顛覆社會主義政權。

這一罪名其實在中國刑法中就是顛覆政權,或者煽動顛覆政權,是典型的針對政治異議者的言論罪名;根據這篇文章,可以合理地推論說,當前大部分宣揚憲政的網友,均有嚴重的涉案嫌疑。

幾天來,圍繞着楊曉青、《環球時報》社評的法政學者討論很多,主要集中在,“社會主義憲政”的概念是否可能,但到了“鄭志學”文章一出,反而有應着寥落,灰心喪氣的感覺。

從反面來看,鄭志學文章提出, “憲政”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三權分立,互相制衡。這是憲政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第二,司法獨立,違憲審查和憲法法院。第三,多黨輪流執政。第四,議會財政。第五,有限責任政府,即小政府大社會。第六,自由市場經濟。第七,普世價值,包括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所謂現代西方價值觀。第八,軍隊國家化。第九,新聞自由。

事實上,除了第三項“多黨輪流執政”,第八項“軍隊國家化”,在當前的中國語境中,很少有空間提及,其他7項,均是民間社會呼籲多年的政治改革的重要內容。

鄭志學文章說,“構成憲政實質內涵的幾個方面是同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性質、同我國現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對立的,不是加上社會主義這一限定語就能改造過來的。”

這篇文章從反面沉痛卻而堅決地喚醒中國公眾,中國當前的“現實社會主義”體制,這樣一種拒絕分立制衡,司法獨立,有限政府,自由民主、法治和新聞自由的“社會主義”,仍然自稱“社會主義”,與全球普遍接受的公民價值究竟有多大的落差與抵牾。

“社會主義憲政”說,根據考證,曾出現在前任中共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的幾次講話中,但並未引起重視,經過楊曉青的文章後,在微博,以及憲法學術界層有一短暫的社會主義憲政的討論。

如此前幾天,中國憲法學會在其網站“中國憲政網”重新發表了多名資深憲法學者如許崇德等人關於社會主義憲政的舊文,但奇怪的是,目前中國憲政網已經無法打開。

華東政法大學的童之偉也在微博上與趙楚、張雪忠等人就“社會主義憲政”是否可能,連發數文辯難。

童之偉教授的社會主義憲政觀提出,從理論上認可中共“長期執政的憲法地位”,這一觀點正是爭議最大的一項。左右兩端的批評者正是從這一要害上對其提出批評:既然憲政一般都是多黨制,而中共放棄壟斷執政權不可能,那麼“社會主義憲政”又如何可能?

童之偉的文章提出,中共長期掌握執政地位,這是政治力量對比的結果,是不會以我們任何人的意志或看法為轉移的事實,中共自己所持的理論和價值觀也不允許其放棄這個地位。。學術界承認中共在憲法上享有長期地位,只不過承認一個明明白白、還遠遠看不到改變可能的客觀事實。

童之偉主張,知識界不挑戰中共長期執政的憲法地位,支持中共的領導。與此同時,作為一種默契,中共在多個領域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在他看來,在中共是否有長期執政的憲法資格問題上糾纏,或老是在這個要害問題上“不必要地”挑戰中共底線,會讓其產生強烈不安全感、我防衛意識,甚至還擊意識。在這種狀況談憲政,往往都會被中共看成一種向其進攻甚至欲顛覆其執政地位的圖謀。

但如學者方紹偉說的,“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現實里就是黨的領導,沒有別的含義,或者是別的含義都是書面含義。”現在的問題是,你把“社會主義憲制”說成了“社會主義憲政”已經讓中共“產生強烈不安全感”,怎麼反倒怪起別人來了呢?

此番“圖窮匕見”,沉迷於改革話語的的公知學者,已經難以繼續隱藏在某種刻意製造的緩衝與模糊後。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