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人道探視權獲突破兩岸互設代表處步坦途

發表時間:

●最近兩岸互設代表處的話題十分火熱,兩岸打算在哪些城市設置代表處?為什麼需要設置代表處呢?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依據兩岸協商,目前台灣打算在北京設置海基會的北京代表處,在上海和廣州設置上海辦事處和廣州辦事處,原則上都是台商最密集的地區。大陸則打算在台灣設置海協會的台北代表處。

為什麼兩岸需要互相設置代表處呢?馬英九總統的說法是,現在兩岸之間每年有超過八百萬人互動,一千六百億美元以上的貨品往來,任何兩個政治實體之間,如果交流到這程度,還沒有設代表處或辦事處的話,是很難想象的,因此互設代表處,主要是要協助人員和貨品密集往來所衍生的實際問題。

●兩岸互設代表處或辦事處,首先就會讓人聯想到「大使館」或「領事館」,的確十分敏感,到底它具備哪些功能?

你說的沒錯,雖然兩岸都主張一個中國,都極力避免因為互設代表處讓人聯想到國與國的關係,但其實它就是兩個政治實體,會牽涉到的,也不外是一些大使館或領事館的業務,比如最重要的就是發放簽證,未來這些代表處或辦事處可以各自辦理台胞證或入台證的加簽;護照到期或遺失,需要換髮或補發,也可以辦理。其次就是司法案件的通報機制,比如兩岸人民在對岸被逮捕,兩岸政府機關必須通報對岸所設置的辦事機構,就好像通知大使館一樣。另外,兩岸目前已經談妥,未來派駐對岸的人員,都可享有免除一切民事、刑事責任的「領事豁免權」,只是不會使用這樣的名稱。

●據說就在兩岸兩會前天舉行第九次高層會談之際,台灣立法院卻對兩岸設置代表處這件事喊「卡」,到底為了什麼?

為了能夠儘快在對岸設置代表處或辦事處,馬英九政府研擬了兩岸設置辦事機構的法律草案,送到立法院的臨時會,本來只是在野黨要杯葛,沒想到最後連國民黨的立委都不支持這項草案,理由是,互設的代表處或辦事處必須要有「人道探視」的權利,如果大陸不同意,連國民黨的立委都不支持這項法律,搞得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十分頭疼。

所謂「人道探視權」它的意義等同「領事探視權」,是指本國公民被別國逮捕羈押時,本國領事可以行使的探視權利,並協助向駐在國政府展開協調工作,這是人身安全保障的一部分。由於屬於純粹的外交事務,大陸方面一直不願鬆口,起先是台灣的在野黨反彈,前天立法院審議這項法案時,連國民黨、親民黨的立委也都加入反對的陣容,堅持大陸一定要同意代表處享有「人道探視權」,否則這項法律別想在立法院過關。

●如果台灣的立法院杯葛這項法律,而政府部門就兩岸設置代表處和大陸達成協議,是否仍然無法設立呢?

沒錯,就算馬英九政府和大陸達成協議,如果立法院抵制這項法律,無法通過,到時候,大陸還是無法在台灣設置代表處,台灣也無法在大陸設置代表處。所以,台灣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必須爭取立委支持,最好也能爭取大陸同意賦予兩岸的代表處享有人道探視權利。

現在最新的發展是,可能因為台灣立法院的強勢態度,導致整部法律無法通過,大陸已經初步決定,在「人道探視」方面鬆口,但可以做不能說,將來不列入兩岸協議文本,也不會使用「探視權」這個名稱。至於用什方式確保執行,將在兩會第十次高層會談中再談,也因為這個人道探視的議題獲得突破,兩岸設置代表處的議題很可能就在第十次兩會高層會談中可以簽署協議,時間應該在年底以前。這可以說是兩岸關係交流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裡程碑,全球華人不妨拭目以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