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約專欄

夏業良的風骨與北大的淪落

發表時間:

堅持知識分子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近來遭北大校方威脅:今年9月將由教授委員會以投票的方式決定他的去留,也就是說,他或將被北大除名。校方表示,除名的原因是他被人舉報,攻擊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嘲笑“中國夢”,指出“反憲政就是反人類”。夏業良指出:真正的原因,還有他堅持普世價值和學術自由的立場,並曾於2008年第一批簽署《08憲章》,2009年寫信給當時的中宣部長、現已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劉雲山,批評劉雲山不學無術,中宣部控制國民思想和阻礙學術自由。

廣告

夏業良為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擔任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他連續四年被評為華人百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目前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從事訪問和研究工作。如果夏業良被除名,他就是近幾年來第二位被北大除名的異見學者,早前曾有北大新聞學院副教授焦國標因撰寫《討伐中宣部》等文章遭北大除名。

夏業良近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北大開除異見學者,背離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校訓,已經從高等學府淪落為中共的黨校。他說:“中央黨校那是第一黨校,其他都是第二黨校、第三黨校。無論北大、清華或者中國任何一所大學,都沒有辦法擺脫中共意識形態的掌控,而且大學最高領導人是黨委書記而不是校長。在民國時期,中國的大學是教授治校,特彆強調學者的思想自由、學術上的獨立地位,而現在中國遠不及民國時代。事實上是用一黨的意識形態、黨化教育的理念,控制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思想自由被鉗制,哪有什麼學術上的創新。”

夏業良指出:如果北大繼續開除異見學者,將成為中國學術界的指標性事件。北大建校百多年來,曾經是中國思想的發源地,因為擁有過蔡元培、胡適、梁漱溟、陳寅恪、馬寅初等先賢,還因為擁有林昭、賀衛方為人們所敬佩。夏業良說:“過去北大在蔡元培時期的校訓八個字,就是‘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現在每當北大校慶,只提後面四個字,不提前面,但‘兼容並包’這四個字也沒有做到。他們連‘思想自由’這四個字都不敢讓後人知道,很多北大畢業生,到現在都不知道有前面四個字,這是很可悲的,有人說北大已死。”

夏業良指出:在思想禁錮和政治高壓下,北大乃至整個中國的高校,難以出現傑出學者而只會產生犬儒。比如最近中國的高校傳達中共的“七不講”,一般的教師,都自覺的不去觸及。他說:“如果你去碰政治上的敏感東西,就會給你帶來很多負面的結果。他們把政治的符號強加到教師身上,你不得不執行他們的那一套,要不執行的話就成為異類,那你就犧牲了你的個人利益,你的正當權益也受到影響。”

夏業良表示,儘管北大已淪落,作為北大人,他仍要堅守北大曾有過的精神和北大人應有的風骨。他說:“北大人應該有一種時代使命感、責任感,作為北大人,不是僅僅像各行各業那樣只要掙到錢就算完事了。我認為知識分子要作為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能夠在思想啟蒙上發揮重要作用。能不能夠做到是一回事,但你應該有這樣一種崇高的目標和理想。”

夏業良今年9月回國就可能面臨險惡處境,但夏業良表示,他絕不妥協,將抗爭到最後一刻。他說:“作為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如果沒有一些人堅持最後的精神家園、思想陣地的話,那真是不可想象。所以我在這裡也表個態:過去講要為真理而獻身,中國歷史上曾有過這樣的獻身精神、成仁取義,我是發表過不自殺聲明的,但是要為此流血犧牲,我也不會害怕,我有這樣的精神準備。

北大淪落方顯出夏業良風骨錚錚。正如他寫給劉雲山的公開信中所說:“如果因為我今天給你的這封公開信,而使我失去北大的教職,或者最終用盡手段迫使我離開,那麼我將會感謝你成全了我,因為你這樣有可能使我成為當今北大為數不多的有骨氣的知識分子而永載北大民間校史。”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