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薄熙來橫行20年為何未受到任何制約?

發表時間: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以涉嫌受賄、貪污、濫用職權等罪名,7月25日由山東濟南檢察院提起公訴,即將開審,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薄案開審的分析評論。

廣告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薄熙來案再次證明中國執政者和全社會打擊貪腐的強大決心。這種決心一方面來自執政者的政治自覺,一方面是法治社會越來越不被動搖的慣性選擇。大踏步走向依法治國的中國必將對貪腐越來越嚴厲、無情,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起起高官落馬決非運動式的‘一陣風’,這是中國轉向法治社會後嚴處貪腐的‘天性’,懲治貪官實為法治社會的必然選擇。”“中國法治建設比一些人認為的要快,直到今天仍有人歪曲薄熙來案的刑案性質,境外輿論還有杜撰它所謂內幕的,圍繞薄熙來案的無端猜測和惡意傳謠層出不窮。這是一些人的一廂情願,它會隨着中國依法治國的繼續前進逐漸式微。”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 “眾所周知,薄案受關注,是由於薄熙來是所謂‘重慶模式’發起人,如今是習李體制當家,對薄的審判,會否予人藉反貪而以政治打壓的印象,而案件的輕重拿捏以及法院判辭,牽涉的是另一派會否心服口服。薄熙來在重慶時推出‘唱紅打黑’及‘重慶模式’,前者是意識形態上的左傾,後者則以大量投資拉動經濟,兩者俱是如今廣受關注的焦點:‘左’會否重臨神州、‘李克強經濟學’是否是經濟發展的主流,人們會以薄案作為觀測點。”

香港《東方日報》“神州觀察”的評論稱: “從官方發布的消息看,當局希望將薄熙來定位於一個貪官,而不是一個政治犯,以減少對社會的震撼力。”“薄熙來身份特殊,既是開國元勳的後代,又是中國左派的領軍人物。對於左派而言,他們認為現在的官場個個儘是貪官,比薄熙來更貪婪的高官比比皆是,比如被《紐約時報》披露的溫家寶家族二十七億美元的財富,當局為何不立案審查?當局厚此薄彼,是選擇性審判,是對薄熙來唱紅打黑路線的鎮壓,今次審判完全是小題大做,無中生有。”“但對於右派來說,薄熙來不僅是一個貪官,還是逆潮流而動的反動者,其倡導的重慶模式違背法治程序,背離憲政,與普世價值格格不入,對中國社會的建設雖有近利也有大害,無論有無海伍德案,薄熙來及其主持的重慶模式都應該掃入歷史的垃圾堆。對於今次當局以貪污等罪名審判薄熙來,完全是避重就輕,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左右兩派對薄熙來案,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都對當局的態度不滿,雙方南轅北轍,意見根本無法彌合,當局將事件淡化,減少震蕩的期望可能要落空。”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為何拖延至今才落實溫家寶總理一年半前承諾的‘公開審訊’,個中緣由耐人尋味。畢竟圍繞着薄熙來案,擁薄與反薄勢力激烈角力,太子黨也不乏出面說情者,而誰都知道,薄熙來事件不是單純的‘反腐敗’,而是一場政治路線鬥爭,並涉及黨內最高層的權力鬥爭。路線鬥爭之說已獲官媒承認,而習李須擺平左右勢力,達成共識,是拖延至今才開審的主因。 對當局來說,審薄一方面是走過場,一方面是強烈釋放兩個訊息:一是中共反腐會打‘大老虎’,樹立習李體制權威;二是警告封疆大吏們,今後別再對中央陽奉陰違,在地方上‘做皇帝’” 。“但我們仍然要問:薄熙來橫行20年,為甚麼沒有受到任何制約?從市長到省長,從部長到省委書記,他的‘專權’怎麼就不能被‘關在制度的籠子里’?他的權力來源,到底是什麼?” “習李體制打老虎、拍蒼蠅固然都重要,但進行政治改革、建立司法獨立和廉政機制,讓新聞自由監督權力運作,可能比審判一個薄熙來更重要得多,且更能正本清源,一勞永逸。”“審判薄熙來再次證明:中國夢就是憲政夢!憲政夢不能實現,中國夢就不完整。”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