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摩天樓與經濟危機的關係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各報頭版頭條重點不同。《世界報》: 氣候紊亂是衝突的根源,科學研究顯示從瑪雅到達爾富爾,暴力都與氣候升溫有關;《解放報》:網絡,大家都被警察監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社交網站、公交車票都讓我們受到持久監視,自願被數碼跟蹤;《費加羅》推出諷刺總統奧朗德的夏季政治小說,另一重點是:3名輕罪犯因監獄爆滿而被釋放,司法部長陶比拉因此受到批評;《回聲報》:法國與德國奔馳汽車今夏的較量 ; 《十字架報》:法國想讓遊客放心 ; 《人道報》:馬里人夢想和平;《今日法蘭西》:在髒水裡游泳,高溫來臨,大家都往游泳池裡跳,忽略了基本衛生規矩。 

廣告

中國遊客的法國夢破滅

《十字架》報第三版刊出“中國遊客的法國夢破滅”,報道在中國社交網站,大家互相警告到法國旅遊當心被偷,被搶,被打。一位28歲音譯名叫吳凡的成都女青年宣布她即將到法國遊覽4天。自從她開始學習法語,就夢想着要到雨果、拿破崙、普魯斯特的故鄉看看,當然奢侈品迪奧、路易威登、香奈兒也在她的法國夢當中 …。但最近幾個月以來,中國人談到法國和巴黎時,腦袋裡的浪漫、文學、藝術、奢侈品、埃菲爾鐵塔演變成了偷盜打劫中國遊客的不安全感。中國遊客在法國被搶走錢財、護照的案件在微博上流傳:受害人講述親身經歷、相關照片、錄像、警告等等以光速擴散,引發恐慌。鑒於中國遊客住郊區旅店不安全,旅行社建議中國遊客最好住巴黎市區的旅館。

《十字架》報說,就連那些最熱愛法國的中國遊客也開始害怕起來。何況他們一旦獲得法國簽證,便有親朋好友送來現金,托他們代買鞋、包,頭巾、香水等法國奢侈品牌。這些東西因中國徵收高稅,在法國比中國便宜。法國每年向一百多萬中國人發放簽證,這些中國遊客將他們60%的旅遊開支花在購買奢侈品上。雖然現在中國的中產階級已經開始用國際信用卡購物,但一般隨團遊客還是用現金買東西。這些中國遊客經常將所有的現金都放在一個單肩小包里,成為環伺在巴黎景點和大商店裡的專業扒手的理想目標。而那名叫吳凡的成都女青年在諮詢了購買奢侈品的地址之後說,我買東西之後,會叫計程車回旅店,絕不搭乘地鐵,以免遭到打劫。

中國摩天樓竟比高

今天《世界報》在第九版刊出上海特約記者蒂波(H-Thibault)的報道:中國城市都想建自己的摩天高樓。這個報道說,8月3日封頂的上海第一高樓再次顯示了中國的強大。連國家電視台也不願錯過這個632米高樓的封頂儀式。從這座面積3000平米的高樓看去,那座2007年落成的492米高的金融中心變得矮小。而6年的時間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是很長的時間。

如今中國經濟增長比2007年減少了5.5個百分點。而經濟增速的明顯放緩,嚴重影響到摩天高樓的興建。但這並不妨礙會有更高的摩天樓出現:660米高的深圳平安保險大廈就將在上海第一高樓之後誕生。所有的中國城市都要修建自己的摩天高樓,比如2009年落成的南京紫峰大廈,2011年落成的天津環球金融中心和2015年將落成的天津117大廈。

摩天樓與經濟危機的關係

中國建的摩天樓數量已經超過全球摩天樓的一半 。而專門研究建摩天樓與經濟危機關係的美國經濟學家馬克-托爾頓(M-Thornton)認為,興建摩天高樓是一個地區經濟出現混亂和危機爆發的先兆。從紐約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大廈到吉隆坡的石油雙塔,莫不如此。馬克-托爾頓認為,摩天高樓顯示着經濟與現實的脫節,是政府經濟政策過度的病態表現。

然而,所有的大建築師都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不可比擬的歷史性事件。中國做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城市化的速度和已經很高的城市密度等基礎指數,都讓人想到,儘管東部沿海的摩天高樓已經飽和,在中部,仍然有數十個城市可以發展。阿瑟•金斯勒建築事務所就表示,儘管中國總體經濟放緩,但在北京和上海之外還有機會。不過,另一個有資格建500米以上高樓的建築事務所則表示,他們已經感到中國摩天樓建設的速度正在放慢。6個月前該事務所還在飽和運轉,現在一些團隊雖然還有項目在做,但做完之後,沒有了後續訂單。這個建築師表示,“開發商都在剎車觀望”。一位正在建500多米高樓的開發商已經資金不足。現在一談到成本,大家都開始提問題了”。

這位經驗豐富的建築師還說,上海商務區的建築招標基本符合國際標準,但在離上海僅130公里的無錫,那裡的官員建高樓時,標準就是要求高。這種“竟比高”的情況在毛澤東讀過書的長沙更為突出。遠大空調的老闆,億萬富豪張躍要在那裡建一座838米的世界最高廈,名字已經起好,叫“天空城市”,而且聲稱要在90天建成。可是當該公司7月初宣布開工典禮的消息後,受到類中國官方媒體社論的激烈批評。隨後該公司變得謹慎起來。

文章最後說,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在總體經濟放緩之際,將工作重點從追求數量和速度轉變為質量和安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